近兩年以來澳洲多地出現的干旱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澳東部和北部地區農作物生產景況不佳。然而據官方調查,干旱驅使活畜宰殺和加工率持續攀高,牛羊肉等肉制品產值大幅拉升,并促使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強勁增長。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據澳國家統計局(abs)日前發布數據,2013-14財年澳大利亞農產品生產總值上升了6%,達510億澳元。澳統計局人員 sarah kiely表示,“全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長主要是由活畜加工處理及肉制品生產驅動,該項全年勁增13%,總值增到230億澳元”,占到總產值近一半。
上財年,澳洲東部天氣干旱影響到農業生產和飼料供應,許多農企開始減少活畜存欄量,全國范圍內肉牛、奶牛、綿羊和羔羊數量持續減少。
“活畜數量大幅減少的同時,處理加工量顯著上升,生產總值上漲12%,達147億澳元”,kiely說,“其中宰殺集中在肉牛及小牛上,為活畜產品生產總值貢獻了85億澳元。
“新州、維州和昆州受惡劣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種植景況不佳,大部分農作物產量和產值出現下降”。
然而在澳洲另一海岸的西澳州受益于良好的春季氣候條件,大麥和小麥長勢良好,分別將全國總產值推升了11%和23%。2013-14財年,澳小麥總產值約為80億澳元,大麥為25億澳元。
農業是澳洲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經濟命脈,是為數不多的能在澳洲礦業繁榮”遇冷“期間創造持續穩定回報的產業之一。澳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表示,澳洲農業不僅供養著澳洲2340萬本土國民,還有4,000萬海外人口。澳洲農業為超過270,000國民提供就業崗位,且支撐著澳洲最大制造產業——食品加工業,其從業人口達到223,000人次。
2015年度澳聯邦財政預算案中,阿博特政府宣布繼續向關鍵領域(如生物安全與研發)提供核心資助,同時幫助農民與前所未有、曠日持久的旱災作斗爭。
來源:澳華財經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