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媒體報道,世界糧食供應增長的步伐從未停歇,除美國與南美洲之外,中國今年的糧食生產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產量居世界領先水平。另外,歐盟今年的糧食作物收成也優于最近幾年的情況。世界糧食庫存增加,價格保持穩定。
目前,中國的糧食生產基本已達到自給自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大米和小麥生產國之一,這三種糧食作物的年產量達到了5.6億噸。中國政府的價格補貼政策與信貸激勵機制促進了一些農業地區的糧食生產,糧食作物的需求與供應不斷增長。
玉米的生產是典型的例子之一,由于蛋白質生產的需要,中國市場對這種谷物的需求逐年增長。根據美國政府的分析,中國將在2015年生產2.26億噸玉米作物。如果這一數字得以實現,將超出上一年的收成1000萬噸,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此前,在北美市場受困時,中國與巴西簽署了一項協議,為巴西谷物打開了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現在,中國的市場仍是對巴西開放的,巴西玉米出口的步伐可能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么激烈。
另一方面,預計中國仍將繼續進口糧食作物。雖然糧食作物的年生產量超過了2.2億噸的年消耗量,中國仍需預留和進口一定數量的糧食作物,以保持可持續的庫存量和一些國家與地區的市場供應。
此外,中國的水稻年收成上升至2.09億噸,小麥產量穩定保持在1.25億噸。如果玉米不再是內部生產的優先作物,巴西的玉米出口將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但對中國市場的大豆出口仍將繼續。巴西去年歷史性的干旱影響到了大豆和咖啡的收成,推動這兩種作物的國內價格不斷走高,但國際價格卻呈現下滑態勢。
根據巴西“糧食收成與市場”咨詢所的調查統計,今年巴西咖啡的收成將為5040萬袋,較上一年的4980萬袋有所增加,但并未達到美國農業部的預計數量(5200萬袋),也沒有conab預計的數值(4500萬袋)那么低。該咨詢所預計阿拉比卡咖啡豆今年的產量為361萬袋,較上一年增加7 %;conilon咖啡則將同期減少12%,產量下降至143萬袋。
該咨詢所調研員吉爾 巴拉巴查稱,巴西糧食作物去年的生產發展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除了處于生產率低的周期外,還有花期的延遲與旱期長期缺水帶來的后遺癥。據他所說,今年較為充足的降水量為巴西糧食作物的生產提供了新的發展前景,預計今年巴西糧食的收成量將有所提高。
來源:糧油市場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