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柬埔寨的稻田里,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野生田鼠被捕獲,并運往鄰國越南。報道稱,在很多國家,老鼠一般被看作是攜帶病菌的骯臟動物。但是在東南亞的柬埔寨,田鼠卻被看作是一種健康的美味,因為它們以“自由放養”狀態生長在野外,而且食用的幾乎都是“有機飼料”。
報道稱,在離柬埔寨首都金邊大約60公里的磅湛省,捕鼠季節在每年六、七月份稻子收割以后達到高峰。
由于稻子已收割,田鼠無處覓食。而且此時正值雨季,田鼠被迫往高處遷移,便于捕捉。當地農民說,他每天晚上在田里放置120個捕鼠夾。運氣好的時候,一晚抓到的田鼠能有25公斤重。
該農民解釋了田鼠和城市里老鼠的不同,他表示:“野生田鼠很不一樣,它們吃的東西不一樣。而一般的老鼠很臟,身上都是疥瘡,所以我們不抓它們”。
該農民把一夜的獵物送到當地的田鼠販運商家里,把幾個裝滿了活田鼠的大鐵籠子從摩托車上拿下來。他說田鼠肉吃起來“有點像豬肉”,但是他們平時并不吃鼠肉。
據悉,捕鼠人賣田鼠掙錢,用掙得的錢買魚吃。捕獲的田鼠被稱重、分級,然后裝箱出口到越南。
據報道,在捕鼠季節的頂峰,鼠肉商每天往越南販運的田鼠有時候會多達兩噸。在此前的15年中,這種生意擴大了近十倍。剛開始時,一公斤鼠肉的價錢相當于20美分,而現在的價格高達每公斤2.5美元,而且對鼠肉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
捕鼠人相信鼠肉是一種很好的肉類,而且對人類“百分之百安全”。他們甚至覺得鼠肉比雞鴨都干凈,因為田鼠只吃植物的根和稻米。
柬埔寨農業部官員表示,鼠肉貿易對柬埔寨的稻米生產起到了保護作用。他說:“食用和販賣鼠肉,可以防止對稻米的破壞。”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