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可用作魚類養殖的餌料
中國水產頻道報道,昆蟲飼料可能成為鮭魚養殖的重要飼料成分,使其更加可持續。挪威國家營養與海產品研究院的科學家埃里克·揚·洛克表示:“昆蟲飼料有望成為未來大西洋鮭魚餌料中的蛋白質源。昆蟲飼料極富蛋白質,且其中的氨基酸組成與魚粉相似。”
昆蟲飼料是通過從干燥的幼蟲中分離蛋白質和脂肪制成的。洛克表示:“很多人認為昆蟲飼料不是特別精致的食物,但昆蟲和幼蟲是野生魚類的重要食物,因此昆蟲飼料是魚餌料的最自然成分。”
環境效益重大
他指出:“昆蟲能夠轉化食品垃圾等所有有機物質。當下,我們扔掉了約20%的食物,而這將成為昆蟲生產的可持續資源。全球范圍內,基于有機廢物產生的昆蟲飼料所提供的蛋白質量是如今豆類的3倍。換句話說,其潛力巨大。”
他的觀點得到國家營養與海產品研究院的研究部主任bente torstensen的支持。torstensen認為:“昆蟲飼料中包含鮭魚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昆蟲能夠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鮭魚所需的養分,并且轉化成魚類可攝入的形式。”但他還強調了未來研究工作中需要徹底調查其中的潛在風險,因為有機廢物中可能包含環境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質。
魚肉味道依舊
養殖魚類的飼料應當為魚類提供所需的所有養分,它們可能來自于魚油、魚粉或其他非傳統成分。海洋資源的可用性已達到上限,但魚類養殖業卻在繼續增長。對魚油和魚粉需求的快速增長致使生產者利用菜籽油和大豆蛋白質等蔬菜原料代替這些成分。這類植物原料能夠取代飼料中大部分的海洋成分,但同時也為魚類健康帶來了新挑戰,改變了魚類的養分含量。
該研究院的科學家們相信,加入幼蟲制成的昆蟲飼料能夠幫助滿足魚類對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洛克表示:“我們的實驗表明,昆蟲蛋白質能夠完全取代鮭魚食譜中的魚類蛋白質,不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和魚肉的味道。”
首次鮭魚試驗
在水產養殖中,把昆蟲作為餌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盡管昆蟲飼料尚未投入大規模使用,但已經對羅非魚和虹鱒魚等物種進行過科學試驗。該研究院的試驗首次將大西洋鮭魚包含在內。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