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歷時7個月,促進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的調研已經進入尾聲。
國土部調控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初步形成了有數據、有情況、有分析、有判斷、有建議的調研報告,并上交國土部。目前,國土資源部正著手對各地的報告和典型經驗進行綜合研究。
就在10月26日,國土部亦召集全國14個省(區、市)代表,交流了各自探索實施符合本地區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的經驗。
據江蘇省國土系統一位參會的人士介紹,“蘇浙滬的土地差別化管理經驗得到參會代表的一致認可,并有望推廣。”
上述國土部調控司有關負責人亦表示,國土部將根據各地的調研情況,起草有關土地差別化的調研報告,并將結合部里已有的成果,把好的成果轉化為應用,建立、完善土地差別化的管理制度。
土地差別化政策
本報記者了解,自今年3月份開始,國土部調控司在全國30個省(區、市)開展“促進城鎮協調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同口徑調研。
調研以“小城鎮”為重點,內容包括,小城鎮發展情況和發展戰略規劃,推進重點和特色小城鎮發展的文件;在土地規劃、計劃、審批、供應及管理機構等方面配套的差別化土地政策,對完善差別化土地政策的考慮和建議。同時,每省(區、市)還選擇了3~5個城鎮進行典型案例研究。
“新型城鎮化要求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土地管理系教師嚴金明介紹,但是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在用地指標分配上習慣向中心城市傾斜而忽視小城鎮用地指標需求。
在扶持小城鎮的背景下,解決小城鎮用地指標緊缺將是土地差別化實施的一大重點。
根據要求,江蘇省國土系統的一位人士介紹,調研要求根據產業不同、和區域的差異實行差別化,“8月份,地方就把相關的資料和選取的案例上交給國土部”。
國土部調控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土資源部正著手對各地的報告和典型經驗進行綜合研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