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開海后,新鮮海產品陸續走上市民餐桌,捕上來的都是鯧魚和鲅魚類的魚兒。而最難捕的鰻魚經過近半個月的“誘捕”,昨天上午也迎來了“首船秀”。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膠州東營漁港的第一艘鰻魚船順利歸航。但今年捕撈的鰻魚個頭較小,作業的漁區資源匱乏,令漁民叫苦不迭,出一趟海幾乎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漁船靠岸
捕獲鰻魚當場加工
“快看,第一艘鰻魚船終于回來了。 ”昨天上午8時許,膠州東營碼頭開始熱鬧起來,漁民用吊裝設備將船上的鰻魚陸續卸到碼頭上,十多名工人趕緊從冰塊中分揀鰻魚裝進筐里,過秤后馬上裝車,送往附近的水產加工廠。
記者注意到,碼頭上的鰻魚足有上千萬條,為了保鮮,漁民將捕撈上船的鰻魚當場加工,將鰻魚肚劃開,然后直接扔進冰塊保鮮。 “我們廠里的工人早就來了,就等著這些鰻魚回港好開工。”據膠州航海水產加工廠的負責人尹先生介紹,因為一直沒有鰻魚漁船回港,前段時間廠里一直放假,從船老大那里得知鰻魚船這兩天歸航,他趕緊召集工人回來上班。
誘捕半月
上萬籠子同時發力
記者在水產公司加工廠看到,這些鰻魚的個頭都很小,大部分在1兩左右,最大的也就4兩左右。 “今年比往年差遠了,捕撈的鰻魚不僅個頭小,作業的漁區漁業資源也非常少。 ”船老大李先生大倒苦水。據李先生介紹,由于北緯35度以南地區尚未開海,需要在9月18日后才能開海,因此,他們只能在北緯35度以北的地區釣鰻魚。
李先生介紹,由于鰻魚在海中幾乎貼著海底游,他們籠子里面需要放進誘餌才能將鰻魚吸引進籠子里。由于鰻魚是用籠子捉,不是用傳統的魚網捕撈,因而這也是最難捕的魚種之一。他們每次出去都要帶上萬個籠子,然后用長繩放進海底,需要過四五個小時起一次網。
船員講述
一天釣二三百斤
尹先生介紹,今年由于國際上鰻魚交易價格還沒有上去,因此他們收購的價格也就在20元左右。但是近海的鰻魚小,資源還少,他們20多艘船才收獲了一萬五千斤左右。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