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啟動對原產于歐盟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使得進口葡萄酒漲價的預期持續升溫,進口葡萄酒商加速囤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雙反針對的應是低價酒,國產葡萄酒應抓住機遇。
葡萄酒進口量明顯增長
由于擔心進口歐洲葡萄酒的關稅大幅上升,進口商大量囤積以備后期銷售。
海關數據顯示,自6月份我國透露將對歐盟葡萄酒啟動雙反調查以來,進口葡萄酒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其中6月寧波進口葡萄酒136萬升,同比增長19.9%。而在雙反消息傳出后的3周時間內,通過廈門海關進口的葡萄酒則大增158.1%。
推動進口葡萄酒大幅增長的正是進口酒商的囤貨行為。獨立酒評人朱立農表示,由于擔心歐盟進口葡萄酒的價格優勢喪失,不少商家改變存貨的比例,選擇適當囤貨,“目前基本所有的進口酒商都在囤貨,據我所知,福建一個進口酒商手中有5億元人民幣的庫存。”
“雙反”調查還催生了進口葡萄酒的消費熱潮,紅酒電商品牌酒美網ceo呂意德對記者表示,自6月“雙反”調查消息出來后,店內銷售額比上5月上漲30%以上,“有些客戶擔心漲價而選擇大批量購買”。
“雙反”劍指“一歐酒”?
但是,業內也有人士認為,囤貨不可太盲目,還得具體分析。
“‘雙反’調查劍指的是歐盟的低價酒,不大可能針對所有歐盟進口的紅酒都實行報復性關稅。”朱立農指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很可能會設定一個價格,低于這一價格的葡萄酒會被征收懲罰性關稅,這個價格臨界點是每瓶1歐元或者1.5歐元,也就是行業內俗稱的“一歐酒”。
這也意味著,一旦調查成立,歐盟近年來大規模輸出的低質價廉葡萄酒產品將受到較大沖擊,不過這些市場空白將很快被來自澳大利亞、南美等為代表的新世界葡萄酒國所取代。在朱立農看來,盡管以歐盟為代表的舊世界葡萄酒國占據了進口總量的大部分市場份額,中國的大多數葡萄酒消費者并沒有形成品牌忠誠度,這也意味著,除了少數對價格并不敏感的高端葡萄酒消費者會堅持以往的選擇外,“騰出來的空白很容易被替代。”
國產葡萄酒需抓住機會
“雙反”消息傳出后,一度被認為能改變國產品牌葡萄酒行業景氣低迷的現狀,國產葡萄酒公司股價一度大漲。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