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魚商總會表示,盡管馬來西亞上星期突然禁止出口五種海魚,本地魚商已迅速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進口同類魚,民眾不必擔心買不到這些食用魚。
從泰國或印尼等國進口的魚類,因運輸時間較長,魚肉新鮮度和質感會受一定影響,批發價通常會比馬來西亞低二至三成。李文昭因此認為,禁令期間的批發價普遍不會超過目前每公斤約四五元的價位,本地魚價不會因禁令而上漲。
魚商總會已致函農糧獸醫局,希望當局出面調停,向馬來西亞要求解除禁令,至少把五種海魚的出口量恢復到之前的50%.
農糧獸醫局昨天受詢時證實,接獲魚商總會這項請求,并會和其他相關政府部門探討這個問題。
本地各大超市受詢時也說,截至昨天為止,五種被禁海魚的售價暫時沒變化,貨源仍足夠,超市也不會隨意調漲。
馬來西亞漁業發展局本月8日在毫無預警情況下,宣布從本月10日至9月10日,禁止甘望魚(kembung)、甘文魚(pelaling)、硬尾魚(cencaru)、眺景魚(selayang)和色拉魚(selar)出口。
本地鮮魚進口商對禁令表示不解,不過大多認為禁令不會對消費者有太大影響,因為魚類進口源頭多元,除了馬國外,進口商也可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補貨。
農糧獸醫局數據顯示,本地去年從馬國進口上述五種海魚共3000公噸,占所有馬國進口魚類的18%,但這個數量與去年的本地食用魚整體進口量相比,還不到4%,本地食魚供應將不受影響。
來源:聯合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