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馬棕油局(mpob)公布馬來西亞月度供需報告,6月馬棕櫚油庫存為165萬噸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75萬噸,盡管庫存再創新低,但馬棕油盤中震蕩向下,在之后的幾個交易日一路走低,基本可以認為馬棕油利多出盡。在此背景下,國內豆棕油1401價差見底后快速反彈,上周我們提示了較好的擴大交易的建倉機會。從時間周期來看,這或許是最后一次趁價差縮小吸籌的機會,后期基本面預期如能兌現,將會出現較大的盈利空間。
首先,產量與供給。棕油方面,盡管今年二季度以來,馬來棕櫚果單產一直低于市場預期,并且6月份的單產水平創下近年來最低。但從季節性規律來看,進入7月份之后,棕櫚果單產仍有望季節性上升,未來數月如能回到1.6-2.0的正常水平,則對后期供需將造成持續壓力。此外,拉尼娜跡象初現端倪,棕油產量獲得支撐。5月南方濤動指數達到8.4臨界值,6月該指數再度飆升至13.9。根據氣象標準,南方濤動指數持續高于8說明拉尼娜現象形成;若持續低于-8,則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目前已經連續兩個月超過8,若后市該指標持續如此,則確定拉尼娜現象。根據歷史規律上看,從拉尼娜跡象初現到棕櫚油單產提高一般存在3-4個月的時滯,因此,未來數月棕櫚果將出現大幅增產。豆油方面,7月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上調美豆產量,而7月美豆上調主要是基于6月底美豆播種面積上調,但是目前美豆播種完畢,播種面積再度大幅調升的可能性減少。因此,在7月美豆產量預估較高的背景下,產量再度上調的空間不大,對美豆油及連豆油的利空影響削弱。綜上,豆棕產量預期上,棕油產量的壓力大于豆油。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