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美食記者佐爾格·茲普瑞克對本報記者說,有證據表明,歐盟銷售的食品中,含有3000—5000種帶有各種“技術”名義的化學添加劑,而且,迄今為止尚未有有關研究,證明這些添加劑在各種組合下被人體攝入,會對人的健康有什么影響。
1月中旬,有英國媒體爆出了英國和愛爾蘭的食品安全部門,正在調查在超市中出售的牛肉漢堡、意式牛肉千層面摻雜馬肉的問題。調查涉及的連鎖超市包括樂購、阿斯達等,其供貨商為總部設在瑞典的歐洲最大的冷凍食品加工企業芬德斯。
芬德斯公司方面表示,牛肉千層面產品所使用的肉類來源于法國冷凍食品供應商康米杰,而法國方面則將馬肉來源追溯到了羅馬尼亞。“馬肉事件”持續發酵。繼愛爾蘭、英國后,法國、德國銷售上述產品的超市連鎖店也迅即將這種食品下架。隨后,法國畢卡爾速凍食品集團也在意式牛肉千層夾餡寬面和墨西哥風味香辣牛肉紅豆煲這兩個暢銷的產品中,發現了馬肉。可米吉爾公司是這些產品的供貨商。初步調查顯示,這一事件涉及的馬肉被懷疑最初來自羅馬尼亞兩家屠宰場,中間經塞浦路斯和荷蘭兩家經銷商,賣給法國人在盧森堡開設的工廠加工,并銷往歐洲多個國家。
丑聞爆出后,英國食品標準局要求所有的食品行業對全部牛肉制品進行檢測。芬德斯對18種牛肉千層面產品檢測的結果是,其中大多含有馬肉,有的甚至是100%使用了馬肉。許多英國民眾要求政府禁止從歐盟其他國家進口肉類制品,但政府表示,禁止進口其他歐盟國家肉制品違反歐盟相關法規。法國總統奧朗德13日表態聲稱這是一起“嚴重事件”。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長公開要求在歐盟范圍內迅速徹底調查這一丑聞。歐盟13日召集有關國家農業部長召開緊急會議,并定于15日再次召開特別會議商討對策。歐盟負責衛生和消費者事務的委員托尼奧·博格13日表示,將繼續與各成員國在政治、技術等層面上協調,恢復消費者的信心。其實,專家們提醒公眾,應該更為關注的,還不是“馬肉代替牛肉”之類的肉眼能夠直接分辨的事實。最麻煩的,是食品中的肉餡,以及各式各樣的添加劑。用作肉餡的肉,可能是動物身上的雜碎甚至病灶體。德國著名美食記者佐爾格·茲普瑞克對本報記者說,有證據表明,歐盟銷售的食品中,含有3000—5000種帶有各種“技術”名義的化學添加劑,而且,迄今為止尚未有有關研究,證明這些添加劑在各種組合下被人體攝入,會對人的健康有什么影響。還有一些添加劑,已經被證明對人體有害,但仍然堂而皇之地存在著,例如,在某種普通酸奶中,有一種用于種豬催肥的添加劑,作為防止腹瀉的“益生菌”,馬賽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該添加物對人體有害。專家明確指出,全球性的傾向是,食品工業正在走向當年煙草工業的老路,即用花言巧語蒙騙消費者。在紛忙的現代生活中,帶有花花綠綠包裝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各類食品,內部究竟裝了些什么東西?“馬肉事件”再次向消費者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
來源:光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