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索里索1月28日消息,最新預報對巴西大豆作物有利,大豆種植帶的降雨模式將于本周末逆轉,降雨將從中-西部地區撤退,重回干燥的南部地區,令收割工作繼續進行。
國內分析機構celeres周一稱,截至上周,巴西大豆收割率為3%,大部分收成來自兩大種植州——馬托格羅索州和帕拉那州。兩個州的收割率分別為6%和5%。
celeres在周度報告中稱,去年同期,馬托格羅索州大豆收割率為3%,帕拉那州為4%。
巴西本年度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大豆出口國及出產國。該國大豆產量或將達到創紀錄的8500萬噸。收割工作已經在頭號大豆種植州--馬托格羅索州展開。
降雨偶爾會導致馬托格羅索州、及其周邊的中-西部地區的收割工作推遲,這令該地區農戶感到擔憂。氣象預測機構somar稱,周末期間,馬托格羅索州降雨量在29-47毫米。
但馬托格羅索州農業經濟協會(imea)的daniellatorracaferreira表示,盡管遭遇大雨,但收割未被推遲。
somar氣象學家marcoantoniodossantos表示,在巴西最大的自治市--馬托格羅索州的索里索,夏季降雨量較均值高出20-30%。
分析師稱,盡管如此,馬托格羅索州1月降雨量仍較均值低7-30%,該州大部分作物直到下個月才能達到收割的成熟程度,因此降雨將幫助正在成熟的作物。
馬托格羅索州大豆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2400萬噸。
若dossantos對2月天氣潮濕的預測實現,巴西冬季玉米作物受到的影響可能好壞不一。夏季大豆收割結束后,農戶將立即種植冬季玉米。
若降雨拖延大豆收割進度,玉米可能錯過雨季的末尾,但水分將幫助幼苗生長。
巴西中-西部地區的潮濕天氣增加了亞洲大豆銹菌病(asiansoyrustfungus)的發生率。若噴灑在作物上的農藥因降雨失效,單產可能下降。
中-西部已有一些地區出現了亞洲大豆銹菌病,隨著時間推移,作物病況將加重。
該地區一農戶paulotriches稱,已完成了10%的大豆收割工作,“情況很好,和去年一樣”。
他表示,近幾個月來,他和其他農戶都在和國內市場的谷物壓榨商的早收大豆交易中賣出了好價錢。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