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3·15這個日子,很多企業就如坐針氈,因為這個日子雖然不是什么紀念日,但一旦被央視3·15晚會點名批評,很多企業就算還沒做到頭兒,也會元氣大傷。這也是消費者每年一到這天,就乖乖守候在電視機前“看好戲”的原因。今年的3·15晚會最大的亮點莫過于曝光了麥當勞的“黑幕”,而且是央視記者臥底調查得來的結果。但這次卻一改眾多企業被“見光死”的慣例,麥當勞反獲網友力挺,生意更火了。
縱觀央視曝光麥當勞的“黑幕”細節,這對于國人粗大的神經而言,實在無足掛齒、無關痛癢,反而讓人們扎實地見識了國外優質企業對于食品安全近乎苛刻的管理流程。央視記者進入麥當勞三里屯店蹲點幾個月,我們知道了麥當勞售賣過期食品,可只不過是過期了幾十分鐘。再瞅瞅咱們自己,不少超市熟食或者熟食店不止一次被曝光篡改生產日期,一改就是半個月,或者將這些過期熟食再轉賣小餐館出售消費者,一些著名奶商居然多次驚現“早產奶”。地溝油、瘦肉精、染色饅頭,還有無數的添加劑,泛濫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國人神經……實在不是國人對麥當勞寬容,而是曝光麥當勞所謂的“黑幕”,就好像一個巴掌打在別人臉上,卻痛在自己身上。
就在央視曝光一小時后,麥當勞中國發布聲明認錯,并向消費者致歉。目前三里屯店已經停業整頓。態度可謂誠懇,危機公關也足夠迅速,但是反觀一同被曝光的其他企業,除了個別銀行也發表了致歉聲明,其他的則依然在那裝瘋賣傻、裝聾扮啞,打客服電話反映垃圾短信問題,獲得的答復居然是:我們并無此業務,所以無法為你解決相關投訴。好一個“無此業務”,敢情央視曝光的那些畫面都是杜撰的、臆想的。相形之下,麥當勞一個臉皮如此薄的公司、一個有錯就改的企業,是不是獲得力挺也毫不為奇?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