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糧集團宣布,位于安徽巢湖、湖北黃岡、荊州、重慶江津四個菜籽油加工項目同時建成投產。
據中糧集團油脂部負責人介紹,巢湖、黃岡、荊州三地加工廠一期均為30萬噸菜籽油料加工和24萬噸飼料加工項目,其中,油料蛋白加工項目現已投產,飼料加工項目預計將于2012年6月建成投產。重慶工廠一期為18萬噸/年油脂精練項目、37.5萬噸/年食用油灌裝項目。
四家工廠投產后,中糧旗下擁有自有和租賃的菜籽加工廠達到了16家,菜籽加工產能達300萬噸/年,成為國內最大的菜籽油加工企業。同時,中糧油料油脂加工總產能也達到1200萬噸,與益海嘉里不差上下。
中糧是在2009年3月份開始進入菜籽油料加工的。當時,中糧定下目標:經過3年的時間,總投資20多億元,建設18家油菜籽加工廠,占據國內油菜籽加工20%的份額。
沿長江流域是我國油菜籽主產區,產量長期居世界一、二位。2002年以前,菜籽油一直是我國第一大油脂消費品種。目前油料菜籽也是國產油料中最主要的油料品種,中糧油脂方面負責人表示,2010年國產油料菜籽達到1300萬噸,折合可產油脂470萬噸,占到國產油脂的51%份額。
不過,近年來,由于種植和收割的機械化程度較低,菜籽種植比較效益較低,菜籽種植面積和產量徘徊不前,菜籽加工企業產能利用率較低。隨著進口大豆的沖擊,國產菜油在國內所有油種的份額逐漸下降。2011年,菜籽油在國內油脂供應的占比下滑到23%,居大豆油、棕櫚油之后列第三位。
而隨著進口油料菜籽的不斷增加,業界擔心,在大豆產業淪陷后,國產菜籽領域也有可能步大豆后塵。
對此,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不能允許菜籽又變成進口的了,不能允許外資再大量進入,不能允許農民再出現賣菜籽難。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