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圈
不管是老牌的法國,還是近幾年逐漸被人們熟悉的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葡萄酒產區,一直占據著國內紅酒市場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不過最近有壞消息傳出,歐洲主產區因為氣候原因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消息,有些酒莊已經調高了今年葡萄的收購價。
明年的葡萄酒價格會因連鎖反應上漲嗎?重慶晨報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挑選紅酒不僅僅局限在歐洲,還延伸到澳洲、智利、南非等其他產區。
歐洲葡萄酒減產
重慶明年酒價會漲
記者調查發現,澳洲、智利、南非等新世界葡萄酒或從中受益
名詞解釋
新世界葡萄酒
以美國、澳大利亞為代表還有南非、智利、阿根廷、新西蘭等,基本上屬于歐洲擴張時期的原殖民地國家,這些國家生產的葡萄酒被稱為新世界葡萄酒。
新世界葡萄酒更崇尚技術,多傾向于工業化生產,在企業規模、資本、技術和市場上都有很大的優勢。中國作為葡萄的新興市場,其葡萄酒也被認為是新世界的葡萄酒。
50年來最嚴重減產
“今年歐洲天氣太差了,對葡萄酒這種靠天吃飯的行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asc區域銷售經理郭祥東接受重慶晨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或成為50年來歐洲葡萄主產區減產最嚴重的一次。報告顯示,今年4、5、6三個月的大量降雨為波爾多葡萄園帶來了巨大壓力,寒冷的溫度令開花期十分不穩定。而本來預計在8月份天氣回暖可以拯救部分葡萄園,誰知8月連續幾天40℃以上的高溫又將部分嬌嫩葡萄烤焦。
前段時間,法國最大的葡萄酒合作社歐標酒業集團也發出最嚴重警示。在巴黎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該集團首席執行官bertrandgirard表示,由于今年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主要葡萄酒生產國葡萄產量普遍下降,全球葡萄酒產量可能將銳減13億瓶,創下歷史新低。
國內酒商冷對上漲預期
歐洲主產區的葡萄產量大幅度下降,國外組織機構紛紛預測明年葡萄酒價格會有所上漲。不過,不少國內酒商卻對此持有不同看法,他們普遍認為,即使歐洲葡萄酒產量下降,也不會對中國現有的市場價格體系造成太大的影響。
來源:重慶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