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枯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和細菌性軟腐病均會造成黃瓜莖蔓腐爛,應辨明病因對癥治療。
蔓枯病 近期黃瓜爛蔓大多由蔓枯病引起。蔓枯病在黃瓜莖蔓上的癥狀表現為,發病初期出現橢圓形或菱形白色病斑,有時會流出乳白色膠狀物,嚴重時莖蔓開裂,最后導致莖蔓腐爛。葉片也易染病,病菌開始從葉片邊緣侵入,向內發展,呈“v”字形,病斑淡黃色,有不清晰的輪紋,上面有很多小黑點。
黃瓜蔓枯病在溫度18~25℃、相對濕度85%以上時發生較重。冬季大棚管理應注意升溫排濕,白天溫度控制在25~33℃,夜間控制在15~20℃。在保證棚溫的前提下加大通風。棚內濕度過大與澆水量有很大關系,宜采用膜下澆小水的方法澆水,以澆透為度,田面不能積水。發病田塊應及早摘除病枝和病葉,并帶出棚外深埋或焚燒。
黃瓜進入開花結果期后,因果實膨大吸收了大量的營養物質,造成莖蔓細弱、葉片變薄,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被病菌侵染。可以用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預防,每隔7~10天一次,發病后用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噴霧。
灰霉病 灰霉病是冬季大棚黃瓜上高發的一種病害,大多從殘花開始侵入,引起瓜腐爛。這些染病的殘花和爛瓜附著在莖蔓上,還會引起莖蔓腐爛,嚴重時造成莖蔓折斷,植株枯死。病菌能產生大量孢子,隨氣流傳播,病情較難控制。灰霉病在溫度20~23℃、相對濕度90%以上時易發生。發病前可以用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預防,每隔7~10天一次。發生灰霉病后應控制放風量,保持38~40℃高溫悶棚2小時,以殺滅棚內大量病菌。同時,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混加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結合應用50%腐霉利煙劑等熏棚,殺滅棚內病菌。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