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俗稱白稈、爛稈,該病害可導致油菜產量降低、種子含油量銳減,嚴重影響油菜的產量和品質。該病是油菜生產上的常發性病害,近幾年在稻油輪作田油菜發病較普遍。3月份以來幾次降雨,較有利于油菜菌核萌發和子囊盤形成,據監測子囊盤已進入萌發始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油菜開花盛期,與子囊盤萌發盛期相吻合,非常有利于菌核病發生。預計今年油菜菌核病在稻油輪作田偏重發生,應抓住有利時機開展防治。
一、防治時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當主莖開花株率達95%以上時是防治最佳時機。
二、防治對象田:稻油輪作田、連作田塊及濕度較大的田塊。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開溝排濕,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摘除"老、黃、病"葉及主莖0.5米以下無柄葉,壓低菌源基數,帶出田外深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2、化學防治。油菜初花至封行前,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或40%菌核凈做常規葉面噴霧,噴施2次,間隔7-10天。菌核病子囊盤為主要初侵染源,田間、地頭、田埂、水渠、路旁等處分布較多,務必同時噴藥殺死子囊盤。(安珊)
來源:陜西省旬陽縣農技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