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娃娃菜、干鍋娃娃菜、鮑汁娃娃菜……這些菜名你一定很熟悉。如今,娃娃菜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和喜歡。那么,人們眼中的娃娃菜,究竟是什么菜?
“娃娃菜,不就是沒有長大的大白菜嗎?”“娃娃菜應該是一種特殊的蔬菜。”“娃娃菜,是大白菜的一種,一些人用白菜芯冒充的,那不是娃娃菜。”種種說法,莫衷一是。
娃娃菜究竟是不是大白菜?娃娃菜又是不是“菜娃娃”?娃娃菜有沒有真假之分?日前,記者采訪了長期從事娃娃菜研究的專家,幫助人們解答這些疑惑。
娃娃菜是大白菜,沒有真假之分
“事實上,多年來,大家對娃娃菜的認識并不準確,存在誤區。”長期從事娃娃菜研究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員余陽俊這樣解釋,“娃娃菜是一種小株型的具有特殊食用價值的大白菜。它實際上是一個產品概念,是由消費需求推動的專用品種類型。”
據介紹,國外并沒有“娃娃菜”這一概念,“娃娃菜”這一名詞屬于“中國制造”。上世紀90年代末,國人開始鐘情于一種從國外引進易長側芽的大白菜品種,通過去頂促側芽生長,取側芽(娃娃)供食用,由于這種大白菜娃娃迷你可愛、口感脆甜,故而被親切地稱為“娃娃菜”。
“正是先有了‘娃娃菜’這個概念,有了市場需求,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我們科研和推廣人員不再用大白菜側芽生產娃娃菜,而是特地將一些外形美觀、小株型、可密植、耐運輸、耐貯藏的大白菜品種選為娃娃菜的專用品種,從而保證娃娃菜產品整齊一致,實現了產業化。”余陽俊告訴記者,由于娃娃菜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界之前沒有具體的定論,“可以說,市場上銷售的娃娃菜產品是由特定娃娃菜品種剝除外葉和部分球葉之后的白菜芯加工而成,有品質優劣之分,無真假之說,但不是所有的白菜芯都可以加工成好的娃娃菜。”因此,單純地認為“剝了菜葉只剩下菜芯的大白菜不是娃娃菜”,這樣的說法并不準確。
據了解,較理想的娃娃菜產品標準為葉球直徑8~10公分,葉球高18~22公分,上下等粗,心葉嫩黃。目前,在我國,娃娃菜主產區主要位于云南、甘肅、河北張家口壩上等高海拔高原、高山冷涼地區。
消費者的營養菜,也是農民們的致富菜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