澇災首先最主要的補救措施就是盡快盡早排水,排過水之后噴清水,沖洗植株葉片上的泥沙,以利水稻進行光合作用,對于不能及時排水的稻區,可每隔8-10行深耕開溝,增加土壤滲透性,提高其生理機能。
對于受淹時間較長(7天以上),根系嚴重破壞,活力衰退的稻田,應先檢查其有無挽救的可能。將稻苗連根拔起,看根系是否變黑或腐爛,若根系變黑或腐爛就考慮補種其他作物;根系有部分白根或黃根的,仍能恢復生機,可適當噴施一些生根劑如萘乙酸等,幫助其恢復生理機能,盡量減少產量損失。
換水3-5天后,待水稻適應了新的環境,再做進一步補救工作。可適當施些化肥,以施尿素為好,但施肥量不宜過大,一般5公斤/畝,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則。稻苗地上部分,若還有不腐爛葉片,應葉面噴施一些高效活力素、噴施寶之類的藥物來提高活力。
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紅麻葉斑病、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等,但對一些易感病品種應注意防治。白葉枯病是靠水氣傳播,一旦發病要嚴格控制發病中心,不要在水中亂走,特別是在有霧天氣,以免將病菌帶到別處。這幾種病害均由真菌引起,一般用殺菌劑進行防治。常用藥物有多菌靈、三環唑、三縮酮、稻瘟凈(主要針對稻瘟病)等。注意這些藥物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按使用說明上藥劑量進行噴霧,用藥量不宜過大。蟲害主要有:螟蟲、薊馬之類。當發現田間有幼蛾時應噴施一些殺螨劑,發現稻葉上有蟲卵時,用些殺卵劑進行殺卵。對蟲害的預防工作盡量在螨期或卵期進行,也可在幼蟲期進行,幼蟲期用一些殺蟲劑、殺蟲丹之類的藥物。成蟲和大蛾較難殺死,并且有些成蟲將自身卷在葉片中例如卷葉螟,更難殺死。因此,蟲害盡量在螨期、卵期、幼蟲期進行防治。對于成蟲和大蛾,所用殺蟲劑,可適當增大藥劑用量。提醒農民朋友的是,要精量施藥,對一些粉劑,按用量稱量一下;對液體劑藥物,按藥劑用量,用量杯量取。
對于災情嚴重,可能導致絕收的稻區,應及時補種一些生長期短,早熟的作物或蔬菜,以盡量挽回損失。
來源:福建上杭縣臨城鎮農技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