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害是冬小麥常見自然災害之一,在不同地區發生的類型和程度不一樣,各地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采取綜合措施加以預防。現將小麥凍害的原因、癥狀及防凍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小麥發生冬季凍害的原因冬季凍害是小麥進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間由于寒潮降溫引起的。寒潮凍害程度又受3個因素制約:一是極端最低溫度,二是低溫持續時間,三是冷暖驟變的劇烈程度。發生小麥冬季凍害的主要原因有4點:
1.品種因素。冬小麥品種分為冬性品種、半冬性品種和春性品種三類。各類品種播種后都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低溫,完成春化發育階段才能拔節抽穗,各類品種通過春化階段需要的日數和時間不同。偏春性品種如播種較早,趕上冬前氣溫偏高的年份,分蘗節伸長,容易受凍。
2.氣候因素。秋冬季節,氣溫逐漸降低,可以使小麥受到抗寒鍛煉,抗寒性增強。如果在氣溫較高的天氣情況下,突然降溫至0℃以下,會使小麥遭受凍害。
3.小麥播種期過早。小麥播種期過早會使春性品種在冬前通過春化階段,大大降低了抗寒性。
4.播量過大。麥苗簇集在一起,躥高旺長,麥苗細長,弱而不壯。底施氮肥過多的地塊,氮肥催得麥苗葉長株高,旺而不壯。旺長的麥田小麥體內積累與貯存的糖分少,抗寒性降低,容易遭受凍害。
二、小麥冬季凍害的癥狀根據小麥受凍后的植株癥狀表現可將冬季凍害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嚴重凍害。主要表現是主莖和大分蘗凍死,心葉枯死,這類凍害會影響產量。第二類是一般凍害,癥狀表現為葉片受凍,黃白干枯,但主莖和分蘗都沒有凍死。這類凍害對產量影響很輕,或基本沒有影響。
三、防凍栽培技術預防小麥凍害,除合理選用品種、適期播種、提高播種質量外,加強冬前和冬季麥田管理,可以控旺苗促弱苗,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1.如果田間基本苗數量適宜,麥苗稠密是由麥苗生長過旺、分蘗發生量過多引起的,可通過鎮壓抑制麥苗地上部生長,控制群體,增強小麥抗凍能力。如果麥苗稠密是由基本苗過多引起的,僅鎮壓控制生長效果相對較差,可人工疏苗。注意田間土壤濕度過大時宜等土壤墑情適宜時鎮壓,麥苗、土壤處于冰凍狀態時不能鎮壓。
來源:河北科技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