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貸款機構建議各國做好準備,未來幾個月糧食價格可能上漲,但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和世界銀行認為沒有跡象顯示會出現2007/08年那樣的大范圍糧食價格危機。
美國發生5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黑海產糧區收成不佳,導致玉米、小麥和大豆價格上漲。但作為亞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主食的稻米,其價格迄今未受影響。
“目前,我們不預期會發生嚴重的危機,”世界銀行農業與農村發展部主管juergenvoegele表示,“全球擁有充足的糧食,當然我們無法預測天氣,如果出現極端情況,我們可能再度陷入困境。”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整體食品價格上漲,但尚未達到2007/08年創下的紀錄水平。當年,不但糧價飆升,而且原油價格大漲,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陷入貧困境地。后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和需求放緩,糧食與原油危機的影響才得到緩解。
“我們的建議是,各國應該早做準備,”voegele表示,“只要我們的食糧庫存保持如此低的水平,(價格)波動就不會輕易消失。”
全球環境更加嚴峻
最近這波糧食價格上漲之時,正值全球經濟放緩,歐元區深陷債務危機,幾乎全球各地的失業率都出現上升。
貧困國家面臨的風險是,他們的財政實力被全球金融危機所削弱,應對糧食進口成本上漲的能力有限。
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7月跳漲6%,比2008年的數值還要高。該機構對出口禁令、征收關稅和搶購風潮等可能出現的行動發出警告,這些做法在四年前曾加劇了物價的飆升。
世界銀行全球宏觀經濟部門負責人andrewburns表示,糧食價格上漲雖然不太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但加重了消費者的擔憂。
“這是不安全感的另一個來源,是人們擔憂的另一個問題,”burns表示。“如果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如果油價又開始上漲,就很有可能出現過去那樣的經濟活動回退,對全球經濟活動產生巨大沖擊。”
imf研究部下屬部門負責人thomashelbling稱,當前的糧食價格上漲是“典型的供應沖擊”。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