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為不含殺蟲劑和抗生素的肉類支付額外費用,那么你可能也會認為它們同樣不含抗藥性細菌。然而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事實并非如此。研究人員已然發現,地球上最危險耐藥細菌的流行,在標有“無抗生素養殖”的零售豬肉產品和傳統養殖得到的豬肉中是非常類似的。
抗甲氧苯青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通常無害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種耐藥形式——每年在美國導致18000人死亡,以及76000多人患病。這種細菌主要在醫院傳播,但在學校、監獄和更衣室也會感染這種細菌——據估計,1.5%的美國人在他們的鼻子中攜帶了mrsa。所有這一切都導致人們日益關注抗生素在農業中的使用,這種做法有可能使全世界數以億計的食用動物成為耐藥微生物的宿主。
從事葡萄球菌在人與動物間傳播研究的美國愛荷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家tarasmith于是便尋思,肉類食品是否代表了另一種傳播模式。在一項于1月出版的《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發表的新研究中,她和同事在兩個養豬大州——愛荷華州與明尼蘇達州——以及人口最稠密的新澤西州的36家不同商店中購買了各種各樣的豬肉產品,總計395份。
在實驗室中,研究小組將肉類樣本與一種細菌生長介質混合在一起,從而使任何已有的細菌都能夠生長。
研究人員發現,64.8%的樣本呈葡萄球菌株陽性,6.6%的樣本呈mrsa陽性。而被感染的比例在用傳統方法飼養的豬(300個樣本中有19例)和那些被標記有無抗生素的豬(95個樣本中有7例)中是類似的。基因分型結果鑒定出幾種眾所周知的菌株,其中包括所謂的牲畜相關mrsa(st398),以及常見的人類菌株;所有這些菌株在傳統飼養以及無抗生素的豬肉中都被發現。
smith表示,她對于這一結果感到很驚訝,這是因為具有抗藥性的細菌通常都存在于那些用傳統方法養殖的豬場中。
來源:中國科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