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美國市場中85%的有鰭魚和蝦類水產品均為進口產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的美好未來研究中心于2011年底出刊的“環境科學及技術”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對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檢驗進口水產品安全性及鑒別風險能力的質疑。
該報告針對全球四大檢驗進口水產品單位的檢驗流程進行分析比較后發現,水產品種類及原產地檢驗是整個過程中是最容易出錯的環節。而針對特定進口水產品進行比較發現: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污染檢出率僅有2%,歐盟、日本及加拿大卻分別可達50%、18%、15%,此外,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只能檢出13種水產品藥物殘留,相比之下歐洲、日本分別能夠檢驗出34種和27種。該報告還懷疑在水產品中檢出的藥物殘留應該是發展中國家養殖業習慣濫用抗生素所致。
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位于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是全世界公共衛生與健康科學、政策和管理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在美國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擁有重大影響力。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