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3日刊出《誰給“有機、綠色”食品貼上假標簽》,報道了有機、綠色食品等高價認證食品背后的亂象,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連日來,《法制周報》記者繼續走訪了多家超市,仍發現不少問題。
湖南森力律師事務所唐榮林律師認為,超市銷售涉嫌違規的有機、綠色食品,沒有盡到審查監管的義務,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無標志編號綠色食品超市上架
11月22日,在長沙家潤多超市千喜店一樓的蔬菜區,名為柯柯蔬菜的系列產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這些蔬菜包括辣椒、黃瓜、玉米等。柯柯蔬菜的包裝上印著aa級“綠色食品”的標志,但沒有標志編號。
記者登陸“中國綠色食品網”網站上查詢,沒有發現該產品相關信息。
記者隨后聯系了湖南柯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柯柯公司”)的工作人員楊先生,他表示:“我們那個綠色食品所有的認證都通過了,但證書還沒下來。”
11月23日,記者來到了湖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采訪。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柯柯公司確實在申請綠色食品認證,“企業在辦了,只是還沒到拿證的最后一步”。那沒有綠色食品的認證證書、編號,可否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工作人員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證監督管理處處長、高級工程師彭利鋒卻說:“沒有發證之前,企業不能使用這個標志,提前使用就是違規。”
“有機紫菜”卻并非有機食品
11月20日,長沙市人民東路的大潤發超市,記者發現一款“紫菜湯料”上寫著幾個紅色大字“有機紫菜”,在包裝上方還有“有機食品”的證書編號。該產品的凈含量為78克,其中紫菜為15克。(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在產品的配料表中,記者看到其他63克原料為脫水蔬菜、食品添加劑、植物油包等。
記者在“中國食品農產品(000061)認證信息系統”官方網站查詢發現,沒有該產品的有機食品證書編號。記者聯系為其做有機認證的北京五洲恒通認證有限公司,得到的答復是:“這個是2009年的證書編號”。根據相關規定,有機食品的證書編號有效期為一年。
來源:法制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