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新京報》報道山東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養殖戶投喂肉羊瘦肉精問題。農業部當日發布消息稱,已安排國家飼料質檢中心前往利津縣開展肉羊“瘦肉精”拉網檢測。自27日起,利津縣對全縣范圍內養殖戶進行入戶逐一排查。(10月27日《新京報》)
問題和教訓總是驚人的相似,與“健美豬”相比起來,“瘦肉精羊”的問世,同樣沒有走出“媒體曝”的怪圈記者已經走進了養殖戶的家里,而監管者卻還在羊圈外面“睡大覺”。問題曝光之后,才知道睜大眼睛,倉促“拉網排查”,這除了給人迫不得已的應景之感外,也讓人懷疑,這次真的能逮住“瘦肉精”嗎?
其實,“瘦肉精”問題在坊間已流傳很久,但直到今年3月河南等地“健美豬”的出現,才真正引起公眾對“瘦肉精”的高度關注。在此后時間里,全國各地針對“瘦肉精”問題,相繼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專項整治工作,河南對涉案的養殖戶、“瘦肉精”經銷商和相關監管人員進行了公開刑事審判,據說在當地起到了深刻的警示效果。現在網絡媒體如此發達,河南對“健美豬”案件的審判,難道一點也沒有觸動山東利津縣?或許,在利津當地看來,河南審判的是“健美豬”,與我們的“瘦肉精羊”有何相干呢!如果監管者不能舉一反三,可以設想,這次即便抓住了“瘦肉精羊”,后面還極有可能涌現出“健美牛”、“瘦肉雞”等等,接著續寫“瘦肉精”的罪惡。
再者,由于一些地方的遮丑心理和政績需要,也使“瘦肉精”打而不死。不少畜牧養殖戶都知道,喂食“瘦肉精”已成行業潛規則,也就是說,“瘦肉精”問題并不是局部地區的個別性問題,而是多少帶有普遍性的勢頭??墒牵诓樘?ldquo;瘦肉精”的問題上,有的卻是以查不出問題為榮。難道真的沒有問題?其實不少地方對此并沒有底數,這一點,從相關部門習慣使用的“目前沒有發現”的巧妙說辭中可略窺一斑。提到這些,主要是喚醒相關部門走出僥幸,腳踏實地地落實監管責任,變突擊性地拉網排查為經常性地拉網監督檢查。否則,這次讓山東利津大失面子的事情,還會在其它地方重演。
“瘦肉精”為趨利而來,哪里有監管空地,它就會在哪里駐足。“瘦肉精羊”事件再一次告誡相關監管部門,要從教訓中學會舉一反三,進一步增強監管工作的預見性;克服僥幸心理,增強監管工作的主動性,始終對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保持高壓態勢,對相關涉案人員要積極移送司法機關,從快從嚴審判,這樣,“瘦肉精”才有可能真正消亡。
來源: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