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全球主要央行聯合救市影響。國際大宗商品都出現大幅上市行情,但是以大豆為代表的油脂則表現疲弱,特別是cbot大豆走勢低迷。因為南美地區天氣良好,大豆豐產預期升溫的利空消息揮之不去,已經成為影響市場的主導因素,后期油脂或面臨更大的壓力。
據《油世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九月和十月期間美國大豆出口和加工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2%,因為大豆買家轉向南美供應。周四,美國農業部公布,上周美國大豆出口量為489,600噸,處于一個月低位,低于55萬至85萬噸的預估區間。而據我國海關統計顯示,2011/2012年度我國累計采購美國大豆1330.3萬噸,較去年同期1822.08萬噸下滑26.99%。這組數據說明,美國大豆滯銷非常嚴重,中國進口也開始轉向南美產區,減少了對美國大豆的采購。
與美豆大豆銷售遲緩相比,南美大豆則表現紅火。《油世界》稱,今年九月到十月期間,美國的大豆出口和加工量降至1374萬噸,而同期阿根廷的出口和用量增長了15%,巴西增長了21%。南美大豆出口和用量增至2220萬噸,創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據相關機構調查顯示,剛剛進入集中播種期的巴西2011/12年度大豆作物已經有36%被售出,而5年銷售均值僅有25%,巴西有望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豆第一出口國。
另外,南美地區貨幣兌美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其中南美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巴西近二個月貨幣貶值了近30%。如此嚴重的貨幣貶值,極地地提高了南美大豆的出口競爭力,美國大豆出口形勢更加嚴峻。
南美大豆銷售紅火的同時,2011/2012年大豆產量也開始不斷上調。目前南美地區天氣良好,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大豆播種進展順利。截止到11月18日,巴西大豆播種工作已經完成了78%,高于上年同期的76%,五年平均進度為68%。阿根廷大豆播種面積已達830萬公頃,高于上年同期的790萬公頃。一些分析機構普遍預測,明年南美大豆產量將實現豐收,創歷史新高。
每年年末到第二年年初,拉尼娜或厄爾尼諾現象將顯現,是市場炒作南美天氣的良機,不過今年南美天氣實在太好,缺乏炒作題材。隨著南美大豆的順利播種,一些交易商已經失去耐心,開始重新審視未來大豆走勢。此前囤積惜售的美國農戶也開始出現降價銷售大豆的情況,市場已顯松動跡象。雖然外圍金融環境有轉暖跡象,但cbot油脂仍未有根本好轉,因為市場對南美豐產的憂患已成為市場主流,未來油脂或繼續承壓。
來源:財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