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上餐桌,人人喊打。但是,僅僅喊打是無濟于事的。臭名昭著的地溝油之所以屢禁不絕,讓不法商人趨之若鶩,就在于其利益鏈上每一個環節都有暴利產生。業內人士支招,阻擊地溝油,要從源頭上封堵,回收餐廚廢油是硬道理。濟南環科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俊透露,從酒店下水道、陰溝撈取得到的油,腐敗程度厲害,酸價很高,降低酸價加工成食用油的代價很高,因此,現在的地溝油,大部分是從泔水中加工得來的。如果酒店的泔水油能被通過正常渠道回收,將會有效封堵地溝油的來源。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正規軍只要泔水中的油,不要泔水中的垃圾,而酒店又急于處理泔水。“如果把泔水中的油讓正規企業拿走,就沒有人來拉泔水了。我們也是兩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店負責人稱。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成建國介紹說,要解決這個難題,必須有政策上的強制措施。由政府出錢,統一把泔水收集處理,企業再介入,把固體和液體分開處理,固體作為飼料、液體加工成柴油。濟南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馮京凱透露,濟南市將啟動餐廚垃圾集中處置平臺建設。該平臺擬于今年10月招投標,年底前開工建設,明年10月試生產,實行特許經營。政府更應該在阻擊地溝油的行動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做到“零容忍”。日本用三招治住了地溝油:一是政府高價回收地溝油,二是給回收來的廢油立即加入蓖麻油以防被食用,三是對食物衛生履行有效的社會輿論監督。美國則實施“一票否決”,餐館如擅自出賣地溝油,將被停業。德國替每一桶泔水發放“身份證”。這些經驗值得借鑒。地溝油之困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食品安全監管問題,是一個社會責任問題。只有加強政府的監管責任,加大對地溝油制造者的懲罰力度,加大對正規回收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餐飲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從源頭斬斷地溝油利益鏈。 來源:齊魯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