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岳陽市人民政府宣布,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兩個多月的奮戰,成功破獲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產、銷售案件.記者發現,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這次竟從飼料中檢測出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苯乙醇胺a.這種瘦肉精新品種驚現市場,再次敲響我國食品安全警鐘.
近年來,為了讓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各地各部門采取一系列針對性舉措和密集行動,為食品安全"補天".可是,類似瘦肉精的問題食品依然屢禁不止,仿佛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嚴重威脅著廣大消費者的健康.這次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新品種苯乙醇胺a生產、銷售案件的成功破獲,無疑再次讓公眾陷入為食品安全而擔憂的境地.
據介紹,苯乙醇胺a只是瘦肉精品種目錄中的一種,與其他瘦肉精品種如萊克多巴胺等相比,同樣可使生豬長速加快、皮紅毛亮、瘦肉率高.人吃了含這種瘦肉精豬肉后,可誘發高血壓、心臟病等.這樣一個"青出天藍而勝于藍"的瘦肉精新品種,居然能跨越幾省,一路綠燈進入市場,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可以說,瘦肉精出現新品種,商家一味逐利、道德血液缺失自然首當其沖.但從問題食品種類之繁多、底線淪喪之肆無忌憚的行業生態來看,監管之松懈、處罰之輕微才是根本性原因.事實證明,監管部門懲罰得重,那些不良商家才會感到疼,也才會長記性;否則,不痛不癢、象征性地處罰一下,反而是縱容.正因為如此,目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因制度原因造成的"高級問題"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問題都是有法不依,有責不負,有監管卻是"養魚執法".
記得前不久,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指出:"要加大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力度,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李克強還強調,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追究,絕不允許推諉扯皮.的確,要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擺脫困擾社會的食品安全魔咒,重典、重拳除了落在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罪犯身上,還應落在相關監管者身上.
當然,站在公眾的角度,但愿能看到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災區,真有幾位有法不依、有責不負的官員被摘烏紗帽.或許這樣,食品安全監管才能達到以儆效尤之目的,也才能取得"食品安全保衛戰"的最后勝利.
來源:荊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