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間加國對馬鈴薯、牛肉的需求量大幅減少,對米飯、豬肉、海鮮、雞肉、以及水果的需求量大增,這些變化皆符合亞洲移民的飲食習慣。
市場調查機構npd集團所公布的一項最新調查報告“加拿大飲食模式”(eating patterns in canada)顯示,加拿大人每年進食馬鈴薯的數量,比2001年少吃7.03億份,但米飯卻增加2.97億份。
撰寫報告的飲食分析專家joel gregoire表示,米飯是亞洲人較喜愛的主食,加國目前的飲食習慣中,米飯明顯上升,馬鈴薯則大幅下降,很明顯是因為受到亞洲移民人數增加的影響。他認為加國目前對馬鈴薯的需求仍然很高,但正處于下滑趨勢。
gregoire指出,亞裔加拿大人對牛肉的需求較低,更喜愛豬肉、海鮮、及雞肉等肉類。隨著亞裔移民的增加,肉類食材的消費也隨之出現變化。
加國過去十年進食牛肉的數量,每年平均減少3.84億份,但海鮮及豬肉的進食量卻逐年穩定增加,每年分別上升2.48億及3.72億份。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水果方面,報告稱亞洲移民食用水果的量高于其它小區,平均每人每年會進食309份水果,但加國平均每人每年僅食用291份。選擇小食時,加人只有30%時間選擇水果,亞裔加人選水果的機率則達38%。
gregoire指出,1981年亞裔移民僅在加國移民總人數中占了14%,2011年上升至45%,這樣的人口比例無疑會影響加國的飲食習慣與市場需求。他表示,他認識到中國、印度,以及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的移民,飲食習慣都有明顯不同,但為了研究目的,他將所有亞洲國家的移民看成一個整體,希望更宏觀地探討飲食趨勢。
npd集團是在全國抽樣選出3,000名市民,追蹤報告一個星期內的飲食細節并進行統計,研究過程長達一年。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