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商務部圍繞恢復和擴大消費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今年,商務部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增強消費市場回升勢頭。
根據商務部網站消息,近日,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布《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了消費品以舊換新的三大重點任務,即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推動家電以舊換新,以及推動家裝廚衛“煥新”。
文件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分階段目標。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高效節能家電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在近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在尊重消費者意愿的基礎上,鼓勵更換使用智能型、綠色型、低碳型消費品。
“汽車方面,我們鼓勵將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汽車,更換為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家電方面,有些家電產品高水耗、高能耗,同時隨著使用年限較長,也存在配件老化、安全隱患等問題,我們提倡把這些更換為低能耗、低水耗產品。家裝廚衛,鼓勵更多使用綠色、低碳產品。”徐興鋒表示。
為何“以舊換新”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市場空間巨大。
據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公布的數據,有關機構測算,目前全社會設備存量資產凈值約為39.3萬億元,其中工業設備存量資產約28萬億元。我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占全世界1/3,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的裝機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家電的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的保有量超過3億輛。相關機構測算,我國每年工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更新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汽車、家電換代需求也在萬億元以上級別。
德勤4月14日發布的《德勤中國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縱覽2024:洞察消費結構變化中的行業新趨勢》報告提出,當前中國正在經歷由人口代際、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變化影響下的新一輪消費結構變革,由此催生的‘銀發’經濟、‘她’經濟、 健康經濟、休閑經濟、綠色經濟將為行業帶來新發展機遇。
德勤報告認為,在國家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應和綠色、健康的消費需求增長的刺激下,家電等傳統消費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徐興鋒介紹,《行動方案》明確以舊換新涉及產品的大的品類,即汽車、家電以及家裝廚衛等消費品。汽車品類主要是支持購買節能型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家電品類,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的介紹,分為電器類產品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兩大類。
“尤其是現在很多智能化產品日益走入百姓家庭,家電涵蓋的產品品類越來越多,各地根據本地情況對不同家電品類以舊換新進行支持。”徐興鋒稱。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我們都需要關注“新的資料”。
“以舊換新不僅是為了拉動經濟。如果原來的設備用得非常好,卻將其淘汰并不可行。之所以更換新產品,一定是因為相比以前,這個產品能解決很多問題,例如有助于低碳、綠色或者數字化轉型,這些都是亟需發展的領域。”白明說。
奧維咨詢董事合伙人、奧維論壇亞太區主席貝哲民(ben simpfendorf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正轉向以創新為主導,而推動大眾消費是一個重點。
“中國是一個全球創新中心,從新能源汽車、電池、儲能等清潔技術,到制藥和量子計算,所有這些都為下一階段的增長奠定了基礎。如何刺激大眾消費將是一個重要方面。”貝哲民認為,創新引領的增長有助于帶來就業和收入增長。
“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
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如何換”成為政策推行實施的一大重點和難點。
徐興鋒表示,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思路是,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以政策為激勵,以暢通循環為驅動,在充分尊重消費者意愿的基礎之上,逐步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
具體來看,一是推動汽車換“能”。統籌汽車流通消費的全鏈條各環節,出臺一攬子政策包。在各地實施過程中,對內資外資、“本地外地”一視同仁,購買新能源車和燃油車都能享受優惠。
“汽車的全生命周期就是買車、用車、賣車,最終走向拆解。”徐興鋒稱,在購車環節,各部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既有財政支持也有金融支持。前段時間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總局也發布了汽車貸款方面的支持政策。保險機構也將進一步豐富汽車保險產品和服務。總之,在購車環節要讓老百姓能夠盡量多得實惠。
在汽車使用環節,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完善充(換)電、停車、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賣車時,在二手車交易環節,持續推動二手車在全國范圍內取消限遷,創新性出臺二手車交易反向開票政策,支持發展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促進車況透明、車價公允。報廢拆解環節,推廣上門收車服務模式,便利車主交車。
白明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勢頭良好,這也是支持汽車換“能”的重要基礎。他說:“對于一些汽車車主來說,他們的汽車經過多年使用,可能喜歡目前更新的車型,或者需要用新能源車將舊車淘汰。”
二是家電換“智”。聚焦打通家電以舊換新全鏈條堵點,重點在于提升城鄉居民換新便利性。中央財政安排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資金支持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合理布局回收網點,這里也可使用反向開票政策。培育一批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業,發揮以點帶面、典型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支持家電企業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加快制修訂廢舊家電估值評價規則、回收規范等標準。深入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
德勤報告發現,家電行業已邁入存量時代,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并向海外市場尋求新增量。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國民綠色消費意識的提高,促進綠色智能家電快速發展的政策有望推動家電行業產品結構升級。
三是家裝廚衛“煥新”。鼓勵各地支持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升級改造和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樣板間進社區、進商場、進平臺。拓展智能家居應用場景,鼓勵企業推出線上線下家裝樣板間,完善智能家居互聯互通標準,健全家居行業信用評價體系,開展“誠信家裝進社區”活動。
白明認為,也應明確設備更新的相關標準,比如建議哪些產品進行更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