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銷量大幅下滑,庫存暴增,部分企業已開始全面停產
圖為夾江某陶瓷企業廠房外堆放的瓷磚。攝影/龍財金
本報訊 駐四川記者龍財金 報道 與前5個月相比,6月夾江產區陶瓷企業的銷售壓力要嚴峻很多。日前,記者在夾江產區企業中走訪時獲悉,進入6月后,企業銷售業績開始大幅下滑,部分企業受市場銷售萎靡影響,導致生產產能不能及時消化,現已面臨爆倉或停產的艱難局面。
眾所周知,每年的6月是整個建陶行業銷售“旺季”與“淡季”的分水嶺。6月之前,可以說是行業銷售最繁忙的時期,期間夾江產區內拉磚的車輛絡繹不絕,不少企業往年積壓的庫存也會一銷而空。然而,6月至9月期間,是整個建陶行業最為艱難的時期,期間不少企業會出現庫存告急,生產線停產等現象。
今年進入6月后,記者先后走訪了夾江陶瓷企業相對集中的黃土、新場、甘霖、甘江等地區了解到,以上地區已經有不少陶瓷企業關停了生產線,部分企業甚至已經開始全面停產。記得去年同期,夾江產區已經開始出現大面積的停線停產現象,今年產區企業停線停產風潮的時間有所推遲,但是整個夾江產區依舊很難擺脫這一行業性的瓷磚銷售規律。
據了解,在淡季期間,停產其實對企業的發展更多的是一種保護。試想一下,當市場銷售萎靡時,企業生產產能根本無法及時消化,每多生產一天對企業來說都是一種煎熬,而企業停產既可以緩解產能壓力,又可以對生產設備進行檢修與維護。當然,這只是針對一些無法及時消化產能的企業,而對于那些生產效益好的企業而言,停產就意味著損失。
在走訪黃土一帶的陶瓷企業時記者發現,不少企業倉庫庫存現已爆滿,其中裕興瓷業不僅倉庫爆滿,而且連廠區四周的空地上也都堆滿了瓷磚。雖然每天都會有一兩輛車在空地上拉磚,但是如果企業不及時停產加以調整,估計10天以內廠區四周的空地都要爆滿了。
據了解,截止目前產區內也有不少企業面臨庫存壓力,但由于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充足的倉庫,才得以繼續維持生產。根據當前瓷磚市場銷售形勢,業內人士則認為,6月至9月瓷磚銷售不會有很大的起色,在此期間產區內將會有一大批陶瓷生產線被迫停產。
在實地調查夾江產區生產線停產情況的同時,記者也通過一些色釉料供應商了解到川內其它產區也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線停產的現象。據了解,丹棱建筑陶瓷工業園內陶瓷企業自5月整頓以來至今仍然沒有恢復生產,而進入6月后沿線的銀河、鴻業、富彩、華偉等陶瓷企業都已經相繼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