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中宇衛浴拓展中國市場不足兩年,日本最大建材企業驪住集團就因中宇衛浴的會計丑聞背上了5.3億美元的虧損包袱。
6月3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擁有衛浴品牌美標(american standard)的驪住集團(lixil group corp.)表示,旗下中宇衛浴(joyou ag)公司由于無力償債已申請進入破產程序,將給集團造成最高662億日元(約合32.97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虧損。
中宇衛浴2010年3月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德國衛浴巨頭高儀多次增持中宇衛浴至持股72.3%,使之成為高儀子公司。2013年驪住集團收購了高儀,進而擁有了中宇衛浴。
5月22日,中宇衛浴股價暴跌至0.33歐元/股。當日湯森路透發消息稱,由于資不抵債,中宇管理委員會宣布已向德國漢堡當地法院提交解散申請。此前中宇衛浴股價曾達17.45歐元/股的紀錄新高,市值達4億歐元(約合27.96億元人民幣)。
調查結果顯示,造成破產的原因主要是中宇衛浴的創始人等進行了違規會計處理,隱瞞了巨額債務。中宇衛浴已經解雇該公司董事長蔡建設和其子副董事長蔡吉林,并在一份公告中稱這兩人涉嫌會計造假和報表違規多年。
蔡氏父子兩人于1979年靠在福建泉州創辦水龍頭家庭工廠起家,后成為中國最大的衛浴水暖產品及配件制造商之一。
據共同社報道,原先預計損失最多約為410億日元(約合20.42億元人民幣),驪住將把這一損失計入2015財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報表。損失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中宇股價下跌約317億日元(約合15.79億元人民幣)及用于債務保證約330億日元(約合16.43億元人民幣)。此外,還將追加公司的情況調查費用等,集團將于本月8日公布2014財年報表。
此前,中宇衛浴官網已于德國時間2015年5月21號發布公告,稱中宇管理委員會已向德國漢堡當地法院提交重整程序申請。并特別指出,其公告原文使用的是 “insolvency”,意指德國中宇暫時無法償還現有債務,正與債權人協商,而不是“bankruptcy(破產或倒閉)”,因此目前有關中宇衛浴破產、解散或其他有悖于本聲明的消息只是謠傳與誤解。
中宇衛浴以上公告只針對德國中宇,由于德國與中國適用法律不同,德國中宇重整進程不會直接影響到中國中宇公司的正常運營。
由于日本國內人口數量的下降及市場增速放緩,導致包括驪住等日本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海外擴張的力度。
2013年6月,集團出資5.42億美元收購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衛浴品牌美標公司,3個月后又同德國高儀集團達成基本協議,將斥資4000億日元(約合199.2億元人民幣)收購高儀集團,希望借中宇開拓中國市場。
驪住首席執行長藤森義明(yoshiaki fujimori)表示,在中國做生意很難,但驪住可以把這次事件當做一個教訓,同時稱,中宇衛浴的丑聞將使驪住集團海外銷售達到總銷售額一半的計劃被延后。但這并不意味著該公司將停止其業務活動,也不意味著公司不愿再尋求收購其他公司。
此前,藤森義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對驪住集團來說,如果不能在中國獲得成功,那么將永遠無法成為一家全球化的企業,所以中國市場變得異常重要。實際上驪住希望的是能贏得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