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空調制冷劑的大量使用,會導致大氣中氫氯氟烴(hcfcs)濃度越來越高,對環境影響也越來越大,并產生臭氧空洞、溫室效應等大氣環境問題。本著為全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訴求,選擇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低的環保型制冷劑,實現環境效益最大化,已經成為了國際社會的共識。中國空調產業也一直在積極行動。空調鋁應用研究,正是產業通過研發新型替代材料,加速制冷劑迭代的重要舉措。
日前,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編、中國空調行業鋁應用研究工作組聯合編制的《中國空調行業鋁應用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是發布。該白皮書通過對空調鋁應用價值的研討,探索環保型制冷劑應用推廣的新路徑,助力空調行業綠色升級。
白皮書顯示,隨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正式生效,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氫氟碳化物(hfcs)生產國、出口國,將對相關化學品進行管控,從2024年開始凍結hfcs制冷劑的生產和消費,2029年開始逐步削減hfc制冷劑,2045年將排放量降低至歷史最高水平的20%以下。而空調是我國制冷劑行業下游應用市場占比最大的,有數據顯示,占比高達78%。對空調企業來說,推動低碳環保的新型制冷劑在空調行業的應用已經刻不容緩。
零odp和低gwp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環保制冷劑選擇和替代標準。但是,制冷劑低gwp與可燃性并存,一般而言,gwp越低,可燃性越高,為保證安全,需要控制使用充注量。因此,必須開發出適用的技術和裝備,以保證新型替代產品的安全推廣使用。空調鋁應用帶來新方向。白皮書指出,有應用表明,鋁制微通道或采用小直徑內螺紋管等方式,不僅可有效減少制冷劑充注量,提高安全性,還能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減少碳排放。
以全鋁微通道換熱器應用為例。全鋁微通道換熱器是一種借助特殊微加工技術以固體基質制造的可用于進行熱傳遞的三維結構單元,目前較為通行、直觀的定義是水力當量直徑小于1mm的換熱器。由于其內容積比翅片管換熱器小60%~70%,所以需要的制冷劑充注量會少很多。白皮書顯示,經數據測算,室內機和室外機均替換可以減少最高50%的制冷劑充注量。目前,中國每年新增空調需求約為8000萬套,均為翅管換熱器的情況下,核算制冷劑充注量約為7.3萬噸,未來若70%機組應用全鋁微通道,以單臺平均50%的制冷劑減少量(按室內機和室外機均替換時制冷劑最高減少量測算),最多可減少制冷劑充注2.6萬噸,進而減少3417萬噸二氧化碳直接排放。
不難看出,空調產業綠色升級是大勢所趨,而鋁應用在綠色環保方面表現十分值得期待。中國空調行業鋁應用研究工作組相關人員表示,自2021年起,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相關政府部門、高校、企業,已經連續多次召開“空調行業鋁應用研究” 研討會。白皮書的發布,標志著中國空調鋁應用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未來,工作組會繼續攜手行業、企業,推動空調鋁應用研究,為空調產業綠色升級提供助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