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誕生以來,“燈塔工廠”一直被視為工業4.0技術應用的最佳實踐工廠,代表著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動向備受矚目。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了最新一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位列其中。基于卡奧斯cosmoplat數字化技術助力和大規模定制模式的應用,工廠實現了產品全生命周期提效,成為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新示范者。
事實上,這也是其繼沈陽海爾冰箱互聯工廠后的又一次入選,自此,海爾冰箱成為了行業內唯一擁有2座“燈塔工廠”的品牌。這個“唯一”的底氣從何而來?不妨從價值鏈的打造、技術創新、場景體驗等角度來剖析入選工廠。
再度入選,海爾冰箱成行業“唯一雙燈塔”企業
要想成為擁有足夠科技含量與創新性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并非易事。據悉,入選燈塔工廠需要符合四個主要標準:一是工廠實現重大影響;二是成功整合多個案例;三是擁有可擴展的技術平臺;四是在關鍵推動因素方面表現優異。更具體的看,評價標準覆蓋了自動化、工業物聯網(iiot)、數字化、大數據分析、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技術全維度。
嚴苛的標準使得能入選的品牌并不多。評選項目自2018年起啟動, 5年間,在包括消費品、汽車、家用電器、鋼鐵制品等全球幾十個行業中,僅114家工廠入選。其中,沈陽海爾冰箱互聯工廠、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相繼占有一席之地,基于首創五位一體智能生產模式、獨家3層數字化立體物料庫、率先應用ai+5g物聯網技術等前瞻性創新,海爾冰箱成為行業唯一擁有2座“燈塔工廠”的品牌,展現強勁的引領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持續層面,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也通過從建設、生產、技術、供應鏈等維度踐行綠色低碳,驅動行業健康發展。就拿綠色生產來說,近三年,工廠持續開展節能、節材、節水等綠色技改項目,共達85項。從成果上看,近三年,其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分別下降10%、8%、9%左右。
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價值鏈、技術全面升級
進一步看,新入選的這座建筑面積達10萬㎡的互聯工廠還有何特別之處呢?首先,其特別關注打通端到端價值鏈。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在卡奧斯cosmoplat賦能下,搭建起用戶與資源零距離并聯的生態圈,并實現供應商和用戶的端到端連接,做到了由大規模制造轉型為大規模定制。
其次,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擁有強勁的技術優勢,實現全產業鏈大幅提效。比如,研發時,基于設備數字孿生模型,工廠可以實時采集200+項工藝、環境等參數,實現對發泡工藝動態控制,提升泡孔一致性和保溫性能。
生產時,采用ai視覺質量管控,并首創冰箱3d結構光測量系統。由此,工廠可以對平面度、對角線等22項尺寸進行在線實時檢測,并通過建1000+部件圖像數據庫及檢測算法模型,對78種箱體表面尺寸、外觀缺陷自動判定,檢測結果與質量管理系統實時并聯,能夠自動追溯。
裝配時,創新出壓縮機柔性裝配模式。通過壓縮機線邊倉聯動mes自動識別訂單,能夠智能感知物料庫存,發送叫料指令至amr自動補料后,在協作機器人、3d視覺精準定位裝配等協作下,實現16種型號智能混線生產。
基于這些創新,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專家在入選評語中寫到:“面對日益增長的定制化設計、快速交付和高品質的需求,海爾冰箱工廠借助大數據、數字孿生和先進視覺檢測技術,加快研發、升級制造流程和物流調度模式。訂單響應周期縮短了35%,生產效率提高了35%,質量性能提高了36%。”
是“燈塔工廠”,也是“燈塔市場”
而除了以“燈塔工廠”為行業指明未來前進方向外,海爾冰箱一直以來也是“燈塔市場”。從數據上看,在全球市場,世界權威調研機構歐睿國際2021年數據顯示,海爾冰箱14年蟬聯全球第一。而在國內,其更是實現了32年引領,截至2022年8月,其份額已達44.2%。
整體市場領先之余,海爾冰箱通過高質量發展,在高端市場發揮出“燈塔”作用。在8k+高端市場,海爾冰箱占比節節攀升,據其半年報數據顯示,在此區間,其份額已漲至50.6%,已超行業半壁江山,成為越來越多追求高品質飲食生活用戶的首選。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海爾冰箱也已率先換道場景,為行業挖掘增長新藍海。從成果上看,目前,海爾冰箱已能為用戶帶來覆蓋“吃、買、存、做、洗、改及母嬰”等全場景智慧服務。而青島海爾冰箱互聯工廠等“燈塔工廠”,也不僅是生產高端、智慧儲鮮硬件,而是將這樣的飲食全場景解決方案帶去更多家庭。
從1座燈塔工廠到2座燈塔工廠,海爾冰箱也從行業第一成為了行業唯一。而將目光放遠,這只是其為中國智造開疆擴土的其中一步,未來,海爾冰箱還將以源源不斷地創新,為智造升級貢獻力量、為行業前行提供動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