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群雄逐鹿,中國冰箱市場在幾輪洗牌后沉淀為五強局面。穩定的格局下,top5品牌之間的差距卻在不斷拉大:前27周數據顯示,top5品牌份額分別為43.2%、11.3%、11.1%、9.2%、8.0%,其中,位列top1的海爾冰箱份額超過top2-top5品牌之和,再次出現“以一抵四”的現象。
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中實現份額“以一抵四”,這樣的差距是怎么來的?7月21日,記者走訪賣場得出了答案:以“保鮮時差”拉大份額差距?;谛驴萍?、新場景,海爾冰箱延長食材保鮮期限,并構建起成套飲食場景,為用戶帶來更多驚喜體驗。
保鮮有時差:好科技延長新鮮期限,拉大份額差距
在市場競爭中,份額差距擴大不見得是品牌變弱,還有可能是用戶需求更嚴苛、對手變得更強。從用戶需求變化來看,大冰箱是居家囤鮮場景下的確定性趨勢,更受用戶青睞。前27周數據顯示,在年累暢銷榜top20中,500l以上的大容量冰箱有16臺,600l以上的超大冰箱甚至占據了一半。
囤鮮趨勢下,品牌迎合用戶喜好將產品容量做大,但卻忽視了保鮮能力。儲存空間大、食材囤得多,意味著保鮮時間要更久。而果蔬在冰箱中的“壽命”很難超過7天,葉菜甚至2、3天就會打蔫腐壞。凍肉雖然存得久,卻難以保障口感和營養,冷凍區高達10℃的溫度波動加上無休止的冷風,會導致凍肉反復凍融、風干,營養水分流失。
為了解決用戶的囤鮮痛點,海爾冰箱顛覆傳統儲鮮科技,在拓寬容量的同時,全方位延長冰箱的保鮮時間,和市面上的普通冰箱形成“保鮮時差”。在冷藏方面,首創“阻氧干濕分儲科技”,將濕區濕度控制在90%,果蔬7天失重率僅為3.8%,存15天依然水潤新鮮;在冷凍方面,研發出“底置恒溫保鮮科技”,使冷凍室溫度波動、風速趨近于0,實現凍肉存30天不流血水。
由于原創科技的研發投入大、耗時久且門檻高,海爾冰箱獲得的回報也更加明顯:搭載先進科技的海爾博觀冰箱登多地萬元榜top1,長期蟬聯冰箱暢銷榜;在新科技的帶動下,海爾冰箱整體品牌份額升至43.2%,持續拉大份額差距。
飲食體驗有差異:不是保鮮工具,是懂用戶的飲食管家
好科技就像一塊肥沃土壤,不斷為海爾冰箱輸送養分,使其站穩高質量增長軌道,擴容市場空間。但冰箱作為廚房的核心產品,保鮮好還不夠,現代廚房不僅是一個烹飪食物的空間,還應有管理飲食健康的能力和智慧便捷的交互體驗。
很早就洞察到這一趨勢,海爾冰箱迭代出成套智慧廚房,開辟了一條全新的增長曲線。在智慧廚房中,食材購買、智慧食譜、智慧烹飪等各環節有序銜接,冰箱不是冷冰冰的廚電,而是懂用戶的智慧飲食管家,會主動分析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習慣。
以新推出的三翼鳥廚房光年套系為例,通過智慧管夾識別錄入食材,冰箱會為用戶推送保質期提醒,食材吃完了可以自動補貨;根據所存食材,冰箱還能夠會為一家人定制健康食譜,并聯動蒸烤箱進行智慧烹飪。
領先行業的保鮮科技疊加充滿溫度的智慧服務,海爾冰箱將雪球越滾越大。在剛剛過去的618購物節就有體現,三翼鳥廚房光年套系平均成交單價為23644.8元,單筆最高單價遠超10萬元,進一步拓寬了整體品牌的增長空間。
從保鮮科技到成套飲食場景,海爾冰箱推動著用戶體驗不斷升級,在市場的浪潮中愈發挺立,帶來數倍的份額差距。在持續的自我驅動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海爾冰箱將給用戶帶來更多驚喜體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