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產融合是“十四五規劃”指出引領我國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消費電子產業正處于借力國際頂尖展會、實現協同創新發展的關鍵時刻。但2020年全球疫情的爆發,導致國際展會全面停擺,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調查,2020年中國境外參辦展總數僅為209場,較2019年下降88.16%。
在全球范圍內來看,目前最大消費電子市場在中國,而中國的消費電子產業則屬粵港澳大灣區首屈一指。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制造基地——粵港澳大灣區中,聚集了一批研發實力強、自主創新能力高的優秀企業和海內外的頂尖人才,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的格局下,為國內消費電子市場蓬勃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依舊存在“酒香巷子深”的傳播痛點,也需要通過產業鏈交流達成“五臟俱全”的合作需求。今年12月即將開幕的環球消費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gce)作為直指產業生態的高度市場化大展,在當前國際消費電子大展全面停擺的窗口期,為企業構建與國內外全產業鏈條交流創新成果的平臺與機會,正是解決這兩大問題的有效途徑。
開辦國際頂級展會,展現中國創新力量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提到,全球前九大消費電子市場的份額中國占了40%,是美國的兩倍,是其他七個國家的總和。
與巨大的市場份額不相匹配的是,中國消費電子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卻依然有待提升,國內消費電子企業仍需依靠“三大展”的渠道,與國際合作、向世界發聲。在2019年期間,參展ces的中國企業超過參展商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同期參展ifa的中國企業約占參展商總數的40%。
反觀國內展會市場,目前涉及消費電子類型的展會不在少數,大量重復辦展和無序競爭的現象已逐漸形成“內卷”趨勢,但真正具有國際一流水準、能夠承擔引導未來技術變革使命的高質量消費電子類展覽平臺卻尚未出現。
環球消費電子博覽會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國際‘三大展’等頂尖展會相比,國內大部分消費電子展仍傾向于成果展示。”而gce涵蓋從“高精尖”技術到生活化場景,在全方位展現中國創新力量的同時,也聚焦為參展商創造協同創新和貿易撮合的機會,真正做到以科技帶動產業創新、以貿易促進產業發展。
該負責人表示,gce將直指產業生態,以高度市場化的原則打造國際頂尖大展,展會不但會邀請消費電子領域頭部企業推出科技集成度更高、迭代更換率更快的新品,也將帶來日常生活中科技集成度更高的小家電,滿足消費者提升生活質量的需求。
gce扛起消費電子展會全球化大旗
過去五年中,在“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的指引與號召下,華為、tcl、大疆等多個消費電子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涌現出豐厚的成果,同時通過借力“三大展”實現自身的強勁發展。
但受到2020年疫情影響,對于全球范圍內擬計劃參展企業、專業買家、媒體、參會觀眾等造成實質性障礙。根據美國展覽業研究中心(ceir)報告顯示,其用于衡量展覽業表現的ceir總指數較去年下降了98.1%。國內展會亦是如此,據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調查,至2020年4月下旬為止,全國停辦的展會超過3500場,到年末,全國舉辦線下展覽總數為5408場,較2019年減少50.98%。
隨著2020年下半年線下展覽逐步恢復舉辦,中國成為全球范圍內唯一能夠正常舉辦線下展會活動的國家。正如ces組委會負責人多次對外表示稱,擔心中國消費電子業界在當前國際頂尖消費電子展全面“停擺”之際,快速搭建一個高質量平臺“補位”,國內市場也迫切需要一個在自己主場的消費電子展覽與交易平臺,吸引更多國際廠商的先進技術及產品與國內消費電子行業協同創新發展。
在滿足大多數企業國內參展需求、助力頭部企業借助頂級展會平臺開拓內需市場的同時,gce的高度市場化特征,也足以打動國外重點消費電子企業及國際消費電子業界領軍人士前來參展。而gce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優勢,將進一步推動國外參展群體對于大灣區“消費電子產業聚集度全球最高”的認同感,有助于促進我國高性價比的消費電子產品加速向國際市場流通輸出。
灣區數產融合優勢明顯,消費電子產業推動rcep社會實踐
粵港澳大灣區在過去三年間,gdp總額已經超過了世界第三大灣區舊金山灣區,從灣區經濟發展角度來看,數字經濟在大灣區發展中充當著重要支柱的地位。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電子產業一方面通過產業數字化推動產業制造能力持續加強。目前,大灣區在產業鏈上下游配置方面也走在全國先列。到2022年,僅廣州便將推動形成50個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應用場景,已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等8個重點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消費電子產業的進步又與數字內容變遷息息相關。以顯示行業做案例,目前已有部分顯示產品可完美呈現4k、8k超高清分辨率,但這部分產品的普及,則需要涉及從4k、8k內容生產到技術支持、輸出,再到顯示等多個方面。
前述主辦方負責人表示,gce的參展企業不僅僅是制造廠商,同時也是內容輸出方,只有面向產業生態,通過技術+內容的雙重推動力,才能使消費電子產業不斷更新,從而促進大灣區數字經濟持續向前發展。
數產融合的優勢推動了大灣區消費電子產業的聚集,而消費電子產業也為大灣區與更多地區的貿易往來提供了巨大的商機。目前,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十五方成員制定的rcep協定,將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而外貿大省廣東也率先發布全國首個rcep配套措施文件(征求意見稿)。
消費電子產業具有鏈條長、產值大、影響面廣的特點,在工業原材料方面需要大量進口,所生產的產品又為出口國外,特別是東盟地區提供了高性價比的產品。隨著一系列擁抱rcep機遇、搶抓rcep紅利的行動全面展開,消費電子產業必將成為引領、推動rcep社會實踐的重要因素,以大灣區為背景支撐、聚焦消費電子產業生態的gce,也將成為rcep落地及可持續的堅實基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