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極富儀式感的年夜飯,怎么少得了家鄉味?近日,海爾食聯網推出了“年夜飯”套餐,展示了海爾智家在生態品牌上的新成果。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都在出臺政策鼓勵原地過年?;诖?,海爾食聯網依托智慧美食平臺推出“年夜飯”套餐,通過把大廚菜譜數字化,讓用戶購買預制品后,一鍵聯動智慧網器定制烹飪,就能做出跟大廚現做一樣的好味道。
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一、原地過年,異鄉人如何解決“舌尖上的鄉愁”?
原地過年,對于異鄉人來說存在一定的困擾。因為年夜飯是春節的一大符號,而異鄉過年有一點讓人犯愁——往年都是父母做或者出去吃,今年咋辦?
辦法有,但問題也不少。
比如,自己做飯,廚藝卻不夠;想吃一口家鄉菜,食材又難找;朋友之間拼飯過年,酸甜咸辣眾口難調;點個外賣吧,又未免太寒磣,缺少儀式感。
海爾食聯網年夜飯,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可以通過海爾智家app下單,選擇大廚同款的預制品菜肴,比如“北京烤鴨”“烤乳鴿”“老底子醬麻鴨”等,選購之后,通過海爾冰箱和蒸烤箱等網器的聯動,用戶只需要簡單操作,年夜飯的味道就跟大店里吃的相差無幾,輕松實現在家吃地道特色菜。
而為了避免用戶選擇困難癥,海爾食聯網也推出了4款年夜飯套餐,包含了雞、鴨、魚、肉、海鮮等各式經典菜品、東西南北中各地風味,各具特色、老少咸宜。
這樣一來,用戶就能輕松解決廚藝不堪、口味不調、食材難買、復雜疲累、搭伙過年等尷尬問題,小資又方便,既能享受diy樂趣,又可以保證口味不翻車,在異鄉過一個開心好年。
二、改變傳統廚房,海爾智家展現生態品牌新成果
“海爾食聯網年夜飯”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與海爾食聯網的商業邏輯有很大關系。
在傳統廚房,用戶基本沿用著“食材準備—清理食材—蒸炒烹飪”的固有流程,即便是傳統的半成品食材,口感、賣相跟現做的區別也極大,往往費時費力還談不上好吃,只能作為一種剛需,而談不上美食。
于是,海爾食聯網決定以新思路改變傳統廚房。
它通過場景生態的思路,從根本上解決了大部分人對美食“求而不得”的問題,將廚房升級為一個連接海量生態的美食場景,一桌好菜有各行業生態方在背后參與。
借此,一個龐大的商業生態也正在形成。
以“年夜飯”中的“北京烤鴨”為例,它上線一個月就走進了超2萬戶家庭,從北京雁棲湖養殖基地負責選育鴨子,北京菜適口烤鴨店張偉利大廚提供“一口酥烤鴨”配方,專業冷鏈負責物流配送,用戶家中的冰箱、烤箱等提供最后的智能加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其中,海爾智慧冰箱是核心一環。通過冰箱的大屏,用戶可以直接選購預制品或食材,海爾冰箱給予預制品健康保鮮保障,每個預制品都有個專屬的溯源碼,掃碼就能看到檢疫、生產等信息。從冰箱取出烤鴨放入烤箱,只需語音下達指令:“小優小優,我要做北京烤鴨”,烤箱就自動開啟了烹制。
這個商業閉環為各方創造了極高的價值——用戶吃到了衛生、營養、美味的食物,廚師迅速推廣食譜獲得了“專利”收入,實現了從“服務一個店”到“把菜賣到全國”的龐大業務增量,預制食品企業則直接面向to c用戶,掌握自主定價權,增加溢利。
同樣,它對于海爾智家更是意義非凡。
從“賣冰箱”到“賣年夜飯”,這是“賣產品”到“賣場景”的體現,而食聯網僅僅是海爾智家的一個代表,正是通過一個個場景,海爾智家從一個“產品品牌”進化成了一個“生態品牌”,開辟家電行業新賽道的同時,也打開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
結語
目前,海爾食聯網已經成了用戶和生態方之間最大的公約數。
營銷學中有一個“麥吉爾定理”,指一項服務一旦打破了固有的刻板印象,往往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更能靈活開發出更受歡迎的新產品。
“海爾食聯網年夜飯”就是麥吉爾定理的一個典型,通過對傳統廚房的創新,海爾智家不僅增強了自身的服務能力,更構建了物聯網時代智慧家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生態品牌的引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