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全省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率達70%以上
版首語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配備是轉變農業展開方法、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根底,是施行村莊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現在,四川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水平為59%,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仍有必定距離。為進一步加速農業機械化展開,四川提出新的方針:到2025年,全省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率到達70%以上,全省現代農業配備全工業鏈產值打破1000億元、農機流轉服務龍頭企業產值到達100億元。
完成這一方針,四川面對哪些困難?將怎么行動?推進農業科技立異,相關企業、科研團隊又有哪些新的測驗?
探究
10月9日上午,在綿陽市三臺縣金石鎮高井村的一塊玉米地里,10多臺收割機大顯神通:一根根玉米被收割機從植株上“掰”下來,然后脫粒裝袋——這是全省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能培訓會的現場,來自成都、綿陽、內江、達州等10多個市(州)的農技推行工作人員和農機大戶進行了觀摩。
現代農業展開,離不開機械化的推行。日前,我省農業機械化展開方針已確認:到2020年,全省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率完成63%,到2025年,全省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率到達70%以上,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率到達55%以上。
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難點安在?該怎么打破?
1看現狀
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水平達59%
針對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問題,我國農業大學我國農業機械化展開研究中心主任楊敏麗曾做過專題剖析,“以玉米播種收歸納機械化率數據為例,2017年,全國機耕率96.82%、機播率85.17%、機收率70.89%,而在丘陵山區典型省份,機耕率為73.78%,機播率36.80%,機收率為27.52%。”
這是否意味著在農業機械化推行上,丘陵地區只能望而卻步?
其實,盡管丘陵地區推行農業機械化存在難度,但我省一直在積極推進,近年來一些當地已取得了必定成果。在三臺縣,李偉牽頭的萬家旺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300多畝,保管面積1700畝,展開訂單作業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7000多畝,“我們有80多臺機具,農機服務已覆蓋周邊5個城鎮,播種面積到達70%以上?!?/p>
“得益于農機的運用,三臺玉米栽培面積已達74萬余畝,玉米生產播種收歸納機械化水平在上一年根底上提高17.5個百分點,到達39%。這在全省丘陵地區玉米機械化播種和收割上,已經走在前列。”三臺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臺農機配備總量已到達67.1萬千瓦,具有玉米機械化生產所需拖拉機、旋耕機、玉米免耕播種機、耕播施一體播種機等各類機具6.5萬臺套。
實際上,不僅是三臺縣,我省農業機械化展開都在大力推行。
數據顯示,從硬件配備來看,2018年,全省農機總動力到達4658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具有量達13.4萬臺、聯合收割機達3.6萬臺、插秧機達9574臺、糧食烘干機增長到2785臺。
“盡管我省不少市州坐落丘陵山區,但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農業機械化的推行工作?!笔∞r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處處長楊建國介紹,現在,我省首要農作物播種收歸納機械化水平到達59%,水稻歸納機械化水平到達70.12%,油菜歸納機械化水平到達53.61%,玉米歸納機械化水平到達27.31%。
2找難點
根底設施投入缺乏,農機“下田難”
根據9月印發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速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配備工業轉型晉級的施行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我省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農機配備產品和技能供應基本滿意,全省農機化水平趕上全國平均水平,力爭在國內同類地區處于領先地位。
“與方針比較,我省現在還有必定的距離,要完成也有必定的難度?!笔∞r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明。
難點安在?上述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明,提高我省農業機械化率首要有“三缺乏”和“三不平衡”的問題。
“包括配備品種供應缺乏、宜機化才能供應缺乏、科技供應缺乏,簡略來講,就是農機品種相對偏少、農機‘下田難’問題仍然存在、農機配備制造科技立異不行。”上述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宜機化才能供應缺乏為例,因為宜機化土地整治等根底設施投入相對不行,農業機械化“最后一公里”還存在短板,部分地區農機無法下田展開作業。
而“三個不平衡”相同很明顯。首先是區域展開不平衡,成都平原新都、郫都、新津、邛崍等地完成了80%左右的機械化率,但山區還不到30%;工業展開也存在不平衡,大田作物機械化率高,經濟作物則相對較低;此外,在生產環節,機耕機收機械化利用率高,但機播、機插、高效植保等方面機械化利用率比較低。
3尋打破
大戶帶動小戶,推進全工業鏈展開
蔣仁國是渠縣耕禾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合作社有拖拉機、插秧機、開溝機、烘干機等十余臺農機?!拔覀兊脑O備首要是為周邊農民提供服務,代耕代種面積已達1萬畝以上?!笔Y仁國說。
“蔣仁國這種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大戶帶小戶的方法,是一條丘陵地區提高農業機械化行之有效的路子?!痹跅蠲酐惪磥恚@既解決了小農戶購買農機缺資金的難題,又通過農業機械的運用提高了其農業生產功率。
楊建國也持相同的觀點?!跋乱徊竭€要繼續加強農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的引領作用,以此來推進農業機械化?!睏罱▏榻B,現在,全省有農機戶223萬戶,農機化作業服務安排1.81萬個,其中農機合作社1531個,農機推行服務已逐漸從單一經營向多方式、多層次、多主體、多中心經營方向轉變。
在著力提高農業機械化率的同時,針對“三缺乏”和“三不平衡”中涉及的農機配備問題,我省還清晰提出了補短板,推進農機配備全工業鏈協同展開。根據《意見》,我省將加速構建農機配備制造、科研、出售、運用、維修、培訓全工業鏈系統,重點建設四川省現代農機工業園區(新都),加速適合四川丘陵地區運用農機的研制力度,清晰到2025年,全省現代農業配備全工業鏈產值打破1000億元、農機流轉服務龍頭企業產值到達100億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