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全市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力求達82%
記者3月9日從市農業鄉村局獲悉,本年我市將以科技、管理、效勞、機制、方針立異為動力,加速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高質量展開。到2019年末,全市力求更新作廢農機動力2萬千瓦,農機總動力到達495萬千瓦,首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到達82%,全程機械化有新提升,全面機械化有所突破。
據了解,本年我市將加速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展開,環繞水稻機械化種植、油菜種收機械化、高效植保、糧食烘干、秸稈還田等薄弱環節,加大新機具新技能演示推行力度,推動糧食出產全程機械化演示創立。加速推動設備蔬菜瓜果規范園建造,完善大棚微耕、起壟、育苗、移栽、水肥一體化出產設備設備,以及大棚卷簾、濕簾、加溫設備、物聯網等配套設備建造,進步園區設備裝備水平。加速林果、茶葉出產以及水產、畜禽飼養機械化技能推行應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向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延伸。
農機化科技立異邁向新高度。本年,我市將推動農機農藝交融,促進良種、良法、良田、良機集成配套,展開農機農藝交融演示區建造。大力推行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離田、精量播種、精準施藥、高效上肥、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殘膜搜集使用、主動投料及畜禽糞污資源化使用等綠色高效機械裝備和技能,推行應用節能環保、安全低耗、綠色高效農業機械產品。加速合肥市農機社會化效勞平臺建造,安排實施互聯網+機插秧、互聯網+土地深翻作業補助項目。力求推行互聯網+機插秧、互聯網+土地深翻作業15萬畝、30萬畝。
農機化效勞提檔升級。我市將加強農機化效勞體系建造,引導農民機具入社、場社協作,組建農機作業效勞安排,展開各類農機作業效勞,進步農機使用率。鼓舞和扶持農機協作社等效勞主體推行訂單作業、代耕代種、全程托管等效勞形式,展開代育代插、機耕機收、統防統治、糧食烘干、農產品加工等“一條龍”農機作業效勞,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出產有用對接。推動全程耕耘效勞中心建造,展開集農機化出產效勞、農業技能培訓、信息效勞、購銷效勞、新技能新機具實驗演示于一體的“全程農機+綜合耕耘”、“互聯網+農機”效勞。“本年,我市還將展開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機協作社演示社創立活動,力求全年新增農機協作社演示社20家以上,新建全程耕耘效勞中心10個。”市農業鄉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安全出產方面,本年我市將嚴厲執行農機安全出產責任制,強化城鎮政府農機安全出產監管責任,執行農機效勞安排安全出產主體責任機制。展開農機安全出產月、農機安全出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管理等系列活動,加強重要時段、重點區域、關鍵機具安全監管。展開全市農業機械普查,劃定農機禁止作業區域。“本年,全市力求創立省級以上‘平安農機’演示縣1個、演示城鎮10個。”市農業鄉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