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電行業受疫情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線下渠道受阻嚴重,線上渠道創新轉型趨勢明顯,一時間,一種新的產品銷售模式——直播帶貨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作為一種信息共享平臺,直播帶貨恰好解決了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生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產生的信息壁壘問題。
新業態下直播帶貨要更趨規范化,《規范》已實施
實際上,直播帶貨模式在2019年開始就已經嶄露頭角,但那時還主要是網紅們的專屬地。而在疫情的特殊消費環境中,其熱度實現了大幅提升,無論是渠道商還是消費者,甚至是知名企業家和當紅明星,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對直播帶貨的熱情都十分的高。有相關調研顯示,超三成消費者表示會在直播間進行消費。因此,在當下復雜且艱難的市場環境下,家電企業也紛紛打入直播新領域,甚至有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直播平臺,以期望通過直播提高產品曝光度、增加品牌影響力,從而達到提升銷量的最終目的。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模式具有娛樂性、便捷性、實惠性,符合一些追求新鮮感的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但通過一段時間的高熱度發展,直播帶貨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調查顯示,在直播帶貨令人興奮的銷售業績背后也有不少“污點”:如虛假宣傳、惡意刷單、產品質量不過關、退換貨流程不順暢、售后維權難等問題。一味追求銷量的直播帶貨模式不經意間犧牲了消費者的產品體驗感,甚至是對品牌的忠誠度。
有人說,2020年之后,直播帶貨或成為常態化銷售模式,因此直播帶貨亂象必須加以遏制。7月1日起,中國首份《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簡稱《規范》)正式實施,該《規范》對直播電商中的各類角色、行為都作了全面的定義和規范,規定了商家、主播、平臺以及其他參與者等各方在直播電商活動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明確了禁止刷單、炒信等流量造假以及篡改交易數據、用戶評價等行為,商家不得發布產品、服務信息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在堅持消費需求引領企業發展的新業態下,直播帶貨模式也在創新和轉型中成長,隨著它的成熟和發展,也確實到了規范化管理階段了。
疫情防控常態化,直播帶貨也將進入常態化嗎?
如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很多家電企業的救命稻草,隨著入局者增多,玩法也更加多樣化,但同時也有人不禁會問:國內疫情趨于穩定之后,以直播帶貨來刺激消費會成為常態嗎?《規范》的實施是否在為其常態化發展鋪路?
在筆者看來,直播帶貨模式最先興起于美妝、服裝、食品等領域,并非毫無緣由,對于這些體積小、單價低的產品,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圖的是新鮮感和低價促銷的優惠活動。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他們對這些品類的產品價格掌握的十分細致,直播平臺所打出的“全網最低價”、“限時秒殺”等優惠活動,讓他們在娛樂的同時購買到了更低價的產品,何樂而不為。所以,對于這些輕體驗的產品,只要產品質量和直播平臺信得過,消費者在哪購買沒有太大差別。當然廠家也會十分看重一場直播所實現的“帶貨”效果,如果直播帶貨效果好,他們當然會做好長期直播帶貨的準備。對于這些產品而言,可以說是輕直播而重帶貨。
但直播帶貨并非解決的是用戶的剛性需求,因此表現在家電行業內會有所不同。家電產品具有其天然的特殊屬性,長久以來,消費者對家電產品尤其是大家電都十分重視用戶體驗感,“先體驗再消費”是很多消費者購買家電的固有流程,相比之下,家電消費更適合體驗式消費。即使面對直播帶貨這顆低迷市場環境中的救命稻草,家電企業紛紛采取多樣化的直播帶貨模式吸引用戶眼球,但在這一過程中,家電企業更多的也是希望通過直播達到推廣的目的,通過品牌推廣、產品推廣,來實現增加曝光度,提升用戶粘性的目標。在他們看來,直播不失為一種低成本的品牌宣傳方式,具有一定的長遠價值。
另一方面,當疫情使很多家電企業業績遭受下滑和虧損,重壓之下逼迫他們必須積極探討各種多元化的營銷方式來保證生存,促成了直播帶貨的熱潮。然而對于家電企業,讓利促銷不會常態化,以低價換銷量,商家利潤得不到保障將難以為繼,提前透支了市場需求的同時甚至會有損自身品牌的長遠發展,得不償失。因此,對于家電產品而言,直播是品牌和消費者直接溝通的絕佳機會,作為線上經濟催生發展的新增量,在新零售時代是需要重直播而輕帶貨的。
企業想要走得遠,如何營銷很重要。疫情期間,線下銷售難以開展,直播帶貨成為家電業的核心銷售渠道之一,尤其是小家電率先受利,但線下市場始終是家電業的重要戰場。隨著疫情好轉,《規范》的落實,家電企業做直播帶貨將會逐漸成為互聯網營銷的渠道方式之一,成為常態化營銷方式的可能性應該不會太大,畢竟,消費者決定購買家電產品之前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是有很多的,一場直播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影響有限,相比小家電,大家電會更難打造出網紅屬性,想要通過直播打開銷售渠道并非易事。
而且,借助線上平臺進行線上直播帶貨的新銷售模式也并非今年才出來,只能說是今年開始“爆發”出來,這其中的重要因素自然是因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疫情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可以靜下心來看直播,疫情讓消費者減少了出行和逛街購物的時間和次數,傾向于選擇“無接觸”和“云逛街”的購物模式。但當疫情負面影響逐漸消除,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各種刺激線下實體消費的政策頻出,還會有這么多熱衷于直播購物的消費者嗎?
直播帶貨價格優勢顯著,未來將會加速線上業態裂變
2020年,以企業為主導的直播帶貨逐漸成為家電市場的主流,加速線上業態的裂變和創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格力電器。繼4月董明珠直播首秀“翻車”之后,格力電器在5月份“翻盤”成功,3小時銷售了3.1個億。對此有企業人士認為,這些貨并不全是賣給消費者,而是眾多的格力商家,以及非格力的商家直接線上提貨,由于直播間的價格相比進貨價更低,有些經銷商也就會在直播期間“拿貨”, 然后線下加價銷售,可以說是直播賣貨,但也屬于線上分銷。
無獨有偶,美的空調則立于"t+3"運營模式變革,借助美云銷平臺推動傳統代理商向代理運營商的轉型,并且在今年春節之后就迅速借助"線上直播"的平臺,同時面向消費市場和商家客戶展開持續多輪的線上直播零售和分銷,并進行"引流蓄客"。
不得不說,家電行業做直播帶貨,無論是針對消費者還是批發商,繞不開的焦點都是“低價”。價格是直播帶貨興起的最主要的優勢,從家電行業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也可以看出,銷售重心在向線上靠攏的同時,產品價格也在持續下探。通過格力、美的的直播帶貨新玩法也不難發現,對于很多家電企業來說,直播帶貨已不局限于面向消費者的新零售領域,還在逐漸成為經銷商們線上分銷的新平臺,而吸引他們的正是明顯的價格優勢,同時還能讓他們獲得更高效的銷售資源。
疫情使很多家電企業開始認識到傳統銷售渠道的不足,直播帶貨等線上渠道成為傳統營銷生態迭代創新的動力和方向, 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未來,直播帶貨模式勢必還將帶來更多戰略性的市場機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