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一二九團葡萄埋藤實現機械化
10月27日,記者在129團萬畝葡萄園基地里看到,葡萄已經全部下架,幾臺埋藤機沿著葡萄溝在快速地行進作業中。埋藤機所過之處,葡萄藤盡數被厚實的泥土所掩埋,留下了一條條平整的通道。
129團園林科技術員羅斌介紹說,團黨委為貫徹落實兵、師黨委會議精神,以“少數人種多數田,多數人種少數園”為發展方向,大力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土地產出率,拓寬職工增收渠道,于2010年投資4000萬元進行了萬畝葡萄基地的建設。目前,已完成一期種植鮮食葡萄3000畝的規劃。埋藤主要是為了確保葡萄安全越冬,防止冬季葡萄藤風干和凍傷。在往年,這是葡萄種植生產過程中勞動強度最大,質量要求很高,時間性非常強的作業。但是,今年不用愁了,埋藤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129團萬畝葡萄園基地位于該團園藝連,這個連的副連長王宏偉告訴記者,以前人工埋藤,每人每天至多可以埋一畝地。今年,團里從山東引進的4臺埋藤機,一臺埋藤機一天就能埋100畝,結束了人工掩埋的歷史,“解放”了埋土的人力,減少了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勞動效率,大大提升了葡萄產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這個機子真是太好了!”正在田里勞動的女職工羅志慧對埋藤機贊不絕口。她告訴記者,以前自家30畝葡萄地的埋藤工作,年年都是人工埋,起碼要半個月左右才能埋完。經常累的雙手又酸又痛,碗都端不住。自從有了埋藤機,30畝地不到半天就全部解決了,方便又省力。
王宏偉說,這樣一臺埋藤機加上配套設備,總共要花6萬元錢,全部由職工自己掏錢購買。明年還準備組織購買1臺開溝機和3臺旋耕機,進一步實現葡萄種植作業的機械化水平,力爭為職工增收、團場增效多做貢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