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公開亮相 雙星機械走高端闖出生存之路
昨日,雙星集團在地處膠南的雙星機械總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向記者展示了一系列的關于雙星機械的最新成果。作為當年青島雙星吸收合并華青輪胎時附帶的小產業,目前已經成為雙星集團輪胎、鞋服、機械三大產業之中的重要支柱。
而汪海本次又舉起了他最擅長的民族品牌大旗,“中國制造業落后主要是因為基礎加工業落后,雙星機械生產的設備裝備了中國航空航天、軍工、造船、汽車制造、火車機車、重型機床、工程機械等20多個行業,為振興民族工業和國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汪海表示。
主動壓縮中低端產品
雙星機械是雙星集團下屬企業,現有職工200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00多人,年銷售收入10億元,主要產品有鑄造機械、橡膠機械、環保機械、數控鍛壓機械、電器成套設備等。
隨著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漲,許多企業效益不斷下滑甚至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鑒于這種局面,三年前,雙星機械提出了“調結構,轉方式,跳出中低檔產品競爭的圈子,發展高、精、尖機械設備,搶占高端市場”的發展思路。雙星機械主動壓縮中低端產品,騰出精力抓高端產品的研制開發和高端市場經營,在保證鑄機、橡機兩個主業進高端快發展的同時,涉足了有市場發展潛力的環保機械、數控鍛壓機械。
跳出同質化產品競爭圈子
“過去只能生產一些小型通用設備,通過堅持不懈進高端,現在雙星機械已經轉向大型高端產品的生產,徹底跳出了同質化產品競爭的圈子。短短幾年時間,企業的年銷售收入從不到2億元增長到了10億元,從原先一個粗放型的企業,轉變成為一個有理論、有文化、與國際接軌的機械制造企業,成為青島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機械制造企業之一。 ”雙星機械總經理沙克青透露。
再扛民族品牌大旗
汪海在雙星機械進高端的過程中,再一次舉起了民族品牌的大旗,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中國基礎加工制造業的落后局面進而強壯整個中國的制造業能力,最終改變“洋品牌”控制中國高端制造業的局面。
在具體操作中,由于中國機械行業技術落后于發達國家,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導致中國機械設備出口量較少,為此,雙星機械還是選擇了通過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來鍛煉自己。通過努力,雙星機械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開發出的中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大型v法造型生產線,是目前國內效率最高、產能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v法造型設備,結束了中國大型v法造型線一直依賴進口的歷史。近日,在一家全球工程機械制造企業50強企業的招標中,雙星機械奪得了一條近4000萬元的v法造型線訂單。在這些世界知名企業的帶動下,中國的一些鑄造企業紛紛選用雙星的v法設備,目前,雙星機械的v法造型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