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機械質量問題突出
2008年第三季度,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貴金屬飾品、洗衣機、食品機械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顯示,食品機械的質量問題突出,合格率較低。 部分貴金屬飾品以次充好
此次共對25個批次的貴金屬飾品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20個批次,合格率為80%。不合格5個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貴金屬含量和印記。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業利欲熏心,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有的加工企業工藝落后,無質量控制手段,無檢測能力,對原材料把關不嚴;還有一些生產加工企業對標識印記重視不夠,部分商家進貨時不能對產品的標識與印記進行規范的識別,造成標識與印記不符合標準要求;不少消費者缺乏對貴金屬飾品常識的了解,辨假識假能力弱,給一些商家的欺詐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洗衣機發熱超標問題突出
此次共對滾筒式、全自動波輪式、雙桶及單桶四種類型的洗衣機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10個批次,合格7個批次,合格率為70%。檢查結果顯示,電機繞組溫升超標問題比較突出,特別是小型洗衣機超標更為嚴重,造成電機繞組溫升超標最主要的原因是選配的電動機容量偏小,個別企業在標大額定容量的同時,并沒有加大電機的功率,也沒有改變洗滌桶的大小,這樣超負荷運轉,必將造成電機過熱,容易引發火災及觸電事故。
部分產品使用的電源線徑達不到標準要求,電源線截面積不夠,在使用過程中線體過熱,極易導致電源線絕緣皮損壞或燒毀,造成短路,從而引發觸電或火災事故。個別接地措施不符合標準要求,使用這樣的產品將會給消費者留下安全隱患。
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個別企業片面追求低成本,對原材料、零部件的檢驗把關不嚴,未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組織生產。還有一些小企業不具備基本的生產條件,不僅生產條件差,制作工藝落后,缺乏必要的檢測設備及檢測手段,而且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能力較弱。
食品機械質量令人憂心
此次共對20個批次的食品機械進行了監督抽查,合格5個批次,合格率為25%。不合格15個批次。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品標志不合格。有的產品標識、標志不齊全,使消費者不能全面了解產品的信息,給用戶使用帶來不便。二是電氣裝置不合格。主要是布線、接地措施、接線端子不符合標準要求,易發生漏電、短路,不僅會影響正常使用,而且存在安全隱患。三是安全衛生指標不合格。國家強制性標準對食品及食品原輔料直接接觸面的結構材料和覆蓋層都有明確要求,而一些企業選材不當,不符合標準要求,直接影響了食品衛生與安全。
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有的生產企業生產規模小,生產設備簡陋,技術力量薄弱,工藝落后;有的對食品機械的安全衛生指標的要求理解和重視不夠,導致選用材料不當;有的為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用普通碳鋼代替不銹鋼,致使產品質量嚴重下降;有的質量意識淡薄,不按國家強制標準組織生產,檢驗把關不嚴。
針對此次產品質量省監督抽查反映出的問題,各級質監部門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本著“扶優扶強、打假治劣、引導消費”的原則,認真做好產品質量省監督抽查后處理工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