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申亞成功,帶來工程機械巨大需求
近日,在亞奧理事會第23屆全體會議上,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宣布,中國廣州獲得2010年第16屆亞運會主辦權。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為首的廣州申亞代表團在當天的全體會議上就廣州申亞向亞奧理事會執委和成員國代表進行了詳細的陳述,并在申辦成功后與亞奧理事會共同簽署了2010年亞運會主辦城市合同。
申亞成功為廣州帶來什么?
廣州舉辦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將是向國際展示廣州的好機會。日前廣州市市長張廣寧表示,如果廣州申亞成功,從現在到2010年舉辦亞運會的6年間,廣州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會采取積極的措施,將以全新的姿態迎接2010年亞運會。
體育場館投資:六年新建10個大型場館
在比賽場館建設方面,除了要建設符合舉辦亞運會標準的場館如亞運村之外,市里還準備在城市中心區多建體育設施,形成體育場館“多中心”的格局。為辦好亞運會,廣州計劃投入11億多美元,建設44個比賽場館和44個訓練場館,其中新建的場館是十個,其它的場館則利用原有設施改造。
城建項目投資:6年投入2000多億搞建設
申亞對廣州乃至廣東帶來的機遇首先在產業政策方面,國家無疑將大力支持廣州,廣州也將在申亞成功后,把一系列需國家支持的項目,一攬子報請國家批準。與此同時,據初步估算,一旦成功申辦亞運,廣州將在場館建設、亞運村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并積極推動包括新機場二期工程、新火車站工程、地鐵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總量高達2000億至2200億元。此外,包括文化、服務業等也要進一步配套,如將設在城市新中軸線上的觀光高塔中的新聞中心等。龐大的工程投資總量肯定會給相關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廣州一直以來被工程機械行業公認為國內三大中心市場之一,擁有對華南、西南及華東部分市場的強大輻射力,是眾多國際國內工程機械巨頭華南地區銷售總部的所在地。2004年,廣州成功申辦亞運會必然帶動珠三角區域城市建設及房地產開發的高潮。為近年火爆的工程機械市場增添新的發展動力。
在此背景下,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及vnu亞洲展覽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亞洲工程機械、專用車輛及建材機械展覽會將充分把握廣州亞運會及珠三角城鎮建設的巨大商機,為國內外工程機械、專用車輛及建材機械制造商及相關廠商提供最完美的服務,將以一個亞洲一流的專業貿易盛會迎接來自海內外的嘉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