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火熱開展
從4月1日起,陜西渭南市蒲城、大荔、澄城、合陽、富平、韓城、白水、臨渭、華縣、華陰、潼關11個縣、市、區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全面開始,將投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400萬元。購置補貼機具類型為:25馬力以上拖拉機和配套機具(犁、旋耕機、播種機、還田機等)、玉米收獲機械、設施農業機械、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機械、果園機械和畜牧機械。
今年該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有以下特點:一是購置補貼資金量加大。與去年相比,資金總量增加了1100萬元,增長85%。二是單臺機具購置補貼標準高于往年。如拖拉機購置補貼標準與去年比較,單臺增加1000-2000元,玉米聯合收獲機由去年單臺補貼20000元提高到25000元。三是機具補貼類型增加,范圍放寬。新增設施農業機械和畜牧機械購機補貼。放寬玉米聯合收獲機械補貼購機補貼范圍,由去年的1個縣放寬到11個縣。四是購機補貼程序簡化。農民只要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辦理報名手續即可,簡化了先到村,后到鄉鎮,再到縣上報名的程序。
全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將立足主導產業和農業生產需要、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特點以及農機化發展區域格局,緊緊圍繞各縣、市、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按照突出重點和兼顧特色的原則,向優勢農產品集中產區傾斜,向重點作物關鍵環節和主導產業傾斜。在糧食生產機械化方面,推進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耕、種、收等關鍵環節機械化,重點主攻玉米收獲機械化。今年市上選擇5個玉米生產大縣,重點補貼玉米收獲機械,實現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的突破發展,提升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在特色產業生產機械化方面,推進果業、畜牧業、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重點主攻以大棚卷簾機為突破口的設施農業生產機械化,提升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在機具發展方向上,突出發展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機具。引導發展新型、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保護性耕作(重點是深松機具)和旱作節水農業機具等。為了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搞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市局要求各項目實施縣要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把這件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實現讓政府放心,農民滿意,農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