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機械為裝備制造業添彩
在貨如輪轉的中山港碼頭,標著“中藝重工”的港口機械正忙碌著。“集裝箱的增多,使得港機的需求量增大。把握這個市場需求機遇,擴大產能及技術革新,中藝重工在整機制造及加工裝配方面年產值可超2億元。”中藝重工市場部經理銀建告訴記者,港口機械制造為我市裝備制造業注入新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集裝箱港口起重機械的需求逐年遞增,全球港口機械產量以每年平均近20%的速度增長,國內全年港口機械制造產業的需求已達到80個億。但國內較具規模的港口機械制造廠,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帶,如上海振華港機、上海港機廠,均以出口為主。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則少有規模廠家。
銀建告訴記者,2002年,長航武漢港機廠為滿足廣東沿海及珠江水系各港口日益增長的產品需求,與廣東中藝重工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港口機械生產基地,目前產品已經驗收交付使用。“港口機械制造企業之所以南移,除了南方經濟的迅速發展之外,與運輸的路徑息息相關。”銀建稱,港口機械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使廣東成為各港口機械制造商瞄準的市場對象。
■中山市場獨具優勢
機械制造商同樣看中我市的產業、港口資源。我市2007年進出口貨物量624.4萬噸,增長8.18%,其中集裝箱運輸115.3萬標箱,增長6.64%。進出口量的增加,為港口機械市場的發展提供條件。
中山港是珠三角經濟區港口布局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省重要外貿口岸之一,主要負責我市的石油及制品、集裝箱、鋼材、木材、機械設備電器及輕工產品等貨物的進出。在2006年內地十大貨柜港排名中,中山港再次成為唯一入圍的內河港口,并且成為廣東第三個、全國第十個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的港口。
記者從火炬區了解到,中山港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已于去年獲省發改委批復,核準建設。該項目屬多用途碼頭工程項目,選址位于火炬開發區馬鞍島東側,擬新建兩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設計貨物年吞吐能力165萬噸。從臨海工業園的產業定位來看,產業適度重型化、高級化的發展,使裝備制造業成為發展的重點。
良好的港口優勢,加上產業的調整升級,我市將成為港機生產的重要區域。“由于港口機械屬于‘寵然大物’,不靠近大江、海的話,整機做好之后,在運輸方面非常艱難,因此這類企業不得不向江、海邊建基地。”銀建透露, 中藝重工已投資在中山神灣港附近建立集裝箱港口機械生產企業。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