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驅動家電品質提升,同時也推動智能家電市場升溫,站在新風口上,家電企業開始積極探索未來廚房的生活方式,嘗試打造智慧廚房。
智慧廚房的核心概念是從過去的提供產品基本功能到以人為本,應對不同人群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如針對老年人群也要有相應的解決方案,畢竟老年人更享受廚房烹飪的樂趣。隨著廚房電器向智能化縱深發展以及社會老齡化進程的深化,我們所盡力打造的智慧廚房也要做到適老化,通過更多智能化的廚電產品讓老年人一樣能享受到“智慧”帶來的便捷生活,讓他們享受晚年舒適生活。
非智能手段對構建智慧廚房的作用不容小覷
據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cshia秘書長周軍介紹,當前的社會發展階段,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是行業熱點。尤其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云存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會向著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當然也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向智慧廚房靠近。而且還會根據需求的變化催生更多新的品類,甚至是更多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健康問題、養生需求也會讓廚電市場爆發出巨大的增長潛力,廚電品類被極度細分化。
所以,未來的智慧廚房,要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資源的配置效率。要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烹飪,顯然不能只求單品的智能,或者各產品間單一品牌的互聯互通,要從產品智能向生態智能進階,從體系化著手去融合智能廚電與智能家居,從而構建一個智能的生態圈。因此,在周軍看來,廚房空間的合理布局以及智能廚電產品在細節上的人性化處理,對構建未來智慧廚房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
針對家電制造商是否存在對智能廚電產品適老化考慮不足的問題,周軍告訴記者,廚電智能化確實能幫助消費者簡化烹飪過程,然而相比一些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不少老年人認為智能廚電操作復雜、難以使用,更擔心操作失誤引發事故。所以,智能廚電產品技術過剩也會容易造成老年消費者的不認可,畢竟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老年人選購家電會更多的考慮實用性、性價比以及人性化設計,過多的智能功能增加產品成本,使價格上升,部分老年人不愿為此“買單”,會阻礙其適老化發展。
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才能增強用戶粘性
誠然,老年人適應智能化社會的能力相對弱一些、速度相對慢一點,但社會各界也要有足夠的寬容和耐心,事實上,很多老年人對新鮮事物的學習意愿是非常強烈的。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設計研究與評測中心主任梁晶告訴記者,對于智能廚房電器,老年人并非都是排斥的態度,不少“新潮”的老人還是愿意主動擁抱智能化的。此外,一些廚電產品的智能功能,如語音操控,一鍵操作、自動斷電,定時提醒等,非常適用于手指關節不靈活,眼睛/耳朵不好使,活動不便、記憶力差的年長消費者。
同時梁晶也表示,當前智能化廚電產品,尤其是高端智能廚電,整個智能交互方式十分復雜,成為老年人使用智能廚電的一個痛點。她解釋到,如果老年人對這些智能的產品學習起來特別繁瑣、復雜,他們會選擇放棄,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產品的智能功能得不到重視和有效利用,從而被他們排除在選購范圍內。
發展智慧廚房,行業內確實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概念炒作、制造業成本提升、消費趨勢多變等,這需要全產業的共同努力。據梁晶介紹,為不斷優化用戶體驗,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正在積極開展家電用戶體驗實驗室的建設項目,其中包含了將眼動追蹤、生理傳感等技術應用到家電評測中;將“用戶體驗全流程評價”理念推廣到家電行業;為家電行業建立感知質量等級評價規范等精準對接用戶需求的內容。梁晶強調,老年人對廚房生活的態度在發生轉變,未來發展智慧廚房要不為智能而智能,對于智能廚電,要不斷優化用戶體驗才能增強用戶粘性。在廚電智能化的發展道路上,相關制造業在產品功能之外也要更加關注使用的效果、體驗甚至是精神上的滿足。
老年群體對智能產品的基本訴求:安全與健康
廚房電器智能化的最終目的是釋放雙手,讓烹飪變得更舒適、便捷,但智能廚電雖然豐富了產品的功能卻也增加了操控的難度。業內專家也表示,讓老年人敢于追求智慧廚房新體驗就要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實際痛點,真正滿足這些特殊人群的實際需求或許會是其未來發展的趨勢。根據客群特點,家電制造企業在智能化發展的道路上,要滿足老年群體對產品安全與健康的基本訴求。
打造智慧廚房,我們還處于從一個導入期向成長期的過度階段,市場消費觀未形成,無論是智慧廚房還是智能家居,仍處于融合期,但智能化終將引領行業未來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