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說我老古板,比起讓一個陌生人能輕松打開我家大門,我寧可在外出時去斟酌那些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不便;而讓我相信那些互聯網大頭公司們只是想賺我的錢、解決我不會有的問題,會比讓我相信那些公司本身更容易!
你可以說我老古板,比起讓一個陌生人能輕松打開我家大門,我寧可在外出時去斟酌那些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不便;而讓我相信那些互聯網大頭公司們只是想賺我的錢、解決我不會有的問題,會比讓我相信那些公司本身更容易!
“百花齊放”這種情況在新興的智能家居市場可說是屢見不鮮,在不久前那或許是個不錯的宣傳口號,但別開玩笑了…
在過去幾年,我們通常會將消費性物聯網(iot)業務的成長緩慢歸咎于市場多頭發展,然而**近看來所謂的“連網家庭”(connectedhome)裝置領域,正被少數幾個由amazon、google、apple與microsoft等大公司主導的“生態系統”整并中。
當然,改善智能家居產業的多頭馬車情況是好事;理論上,某個生態系統的原生裝置應該要能順利互相連結、共同運作。但是,當生態系統公司開始并吞小型新創公司,如amazon在不久前才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ring,我們所有人應該開始憂慮──因為像是amazon這樣的公司掌握了優勢主導權,在數以百計的物聯網裝置供貨商中決定贏家與輸家,也會開始與他們的生態系統“伙伴”相互競爭。
“百花齊放”這種情況在新興的智能家居市場可說是屢見不鮮,在不久前那或許是個不錯的宣傳口號,但別開玩笑了…資本家們當然是喜歡更少數、更大朵的花,**好是把其他小花朵需要的陽光都擋住──他們甚至想把整座花園都買下。
與ring競爭的新創公司,甚至是adt這樣有歷史的安控大廠可能會說,amazon收購ring驗證了他們的家用安全產品/服務概念;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同樣別開玩笑了…amazon這樣的大公司開始排擠競爭對手、積極成為智能家居安全市場**大的那朵“花”,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智能家庭生態系統戰場上,amazon與google之間的競爭可說特別激烈,已經是到達全面開戰的程度。在2月初,為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一員的智能家庭裝置制造商nest,宣布將再度加入google與其硬件部門合作;顯然google此舉是為了將所有人工智能(ai)硬件裝置垂直業務歸為一體。
充分意識到google整并智能家居業務企圖心的amazon,則決定不再銷售任何一款nest新產品,因此nest也決定不再透過amazon賣東西、同時開始限制目前仍掛在amazon網站上銷售的nest裝置數量;業界消息預期,amazon現有庫存nest產品售罄后,nest將完全從amazon在線商店消失。
我想這種以牙還牙的策略,在狗咬狗、激烈競爭的商業世界是標準常態;但料想不到的后果是,物聯網產業正在逼迫沒有技術知識的一般消費大眾,在采購任何一種連網家庭概念產品時“選邊站”──你要選amazon還是google?
如果讓我選,我會說我要等一等,直到智能家居戰場的煙硝散去之后再來決定;而我可能只會想到一件事情:我真的需要一個比我自己聰明的“家”嗎?我不信任amazon或google,以及那些今天以利潤為先、罔顧消費者的大企業;因為安全以及更重要的、個人隱私權問題,我對它們抱持懷疑態度。我已經知道得夠多,在所謂的連網家庭并沒有隱私權這種東西,而在美國也沒有法規可以保障我的個人資料。
那些互聯網巨擘對于我的了解已經夠多,我為何要──只因為生活在一個“連網”家庭──透露更多我的個人喜好、我的日常作息、接下來要去哪里、以及何時離開家?更嚴重的是,因為所有這些個人行為的曝光,能讓我因此從遠程打開我家門鎖,讓amazon的物流快遞進去送貨放包裹,甚至可能到處看看我家把備用鑰匙掛在哪里…還有我的衣櫥里有什么…
或許amazon會跟我保證,他們(去年底收購)的blink電池驅動連網攝影機,能讓我隨時遠程監看我家里的情況。對于那些偏愛迂回解決方案的科技迷來說,還有一種能結合amazon**新連網攝影機cloud cam與相容智能門鎖的“amazon key”;該攝影機是一個控制中樞,透過家用無線網絡鏈接互聯網,然后以zigbee與智能門鎖通訊。
所以當一個帶著包裹的快遞員來到消費者家門口,掃描包裹上的條形碼之后就會發送出一個請求至amazon云端,如果快遞員身分驗證合法,云端就會送出一個許可到連網攝影機、接著攝影機會開始錄像;在這種使用情境下,正常程序是快遞員會從一個應用程序取得提示,然后操作智能門鎖的屏幕開門、放下包裹,再次透過智能門鎖把門鎖好、接著離開。消費者在包裹成功投遞后會收到通知,以及能看到一段包裹投遞過程的錄像視訊。
真的可以這樣?如此看來是得用更多的技術──包括云端、wi-fi、zigbee、智能手機、智能攝影機、智能門鎖、智能簡訊──來解決一個因為科技帶來的問題。而所有這些繁瑣程序的**大始作俑者就是amazon自己,只為了減輕他們**頭痛的問題──包裹被偷。
你可以說我老古板,比起讓一個陌生人能輕松打開我家大門,我寧可在外出時去斟酌那些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與不便;而讓我相信那些互聯網大頭公司們只是想賺我的錢、解決我不會有的問題,會比讓我相信那些公司本身更容易!
來源:中華建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