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與led技術競爭,引起led廠商在過去10年對oled的關注。盡管oled技術的高成本使得滲透率提升難度相當高,但隨著osram、lg等大廠的投入,以及中國廠商在oled顯示領域的巨量級投資,可利用在顯示產業的研發經驗和工藝設備優勢
oled與led技術競爭,引起led廠商在過去10年對oled的關注。盡管oled技術的高成本使得滲透率提升難度相當高,但隨著osram、lg等大廠的投入,以及中國廠商在oled顯示領域的巨量級投資,可利用在顯示產業的研發經驗和工藝設備優勢讓oled照明快速崛起,加上大眾環保意識抬頭,民眾對燈具融合生活和藝術美感要求的提升,使得白光oled照明極可能成為下一代照明新星。
汽車照明可說是目前oled照明**具火花與**成熟的應用市場。事實上,隨著led技術**新的整合,照明已從基本功能特征演變成具有汽車價值潛力的顯著特征,而oled具有與led區分開來,并提供新附加價值的真正潛力。2016年推出的bmw m4 gts,正是**款在尾燈中采用oled技術的商用車。
除了車用市場,oled照明廠商也積極打進商業照明或辦公室照明等傳統通用照明領域,此外,oled技術也必須結合多項利基市場以實現規模經濟,進而降低成本,而利基市場則包括醫療照明和嵌入式照明。
根據ledinside數據顯示,全球oled照明面板在2017年達到約1.53億美元市場規模,預估2018年中國oled顯示產業將釋放產能,屆時oled產業將迎來良率大幅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態勢,oled照明也會因整個市場現狀,迎來新的性價比機會,預計到2020年oled照明將增長到超過11億美元市場規模。
主流廠商布局進度
osram
osram 7年7月宣布關閉馬來西亞oled顯示器工廠,轉而專注oled在照明上的應用。在這十年間,osram除了亮相其oled臺燈,在車用oled照明的布局進度也成為產業的先行者,包含bmw與audi在2015年至2016年宣布搭載用于尾燈oled照明的車款,不少款皆由osram所供應。
lgd
2017年lgd在oled布局不斷加大,在顯示領域大規模投資的同時,lgd還積極與bmw接洽,希望能銷售oled照明產品。據悉,lgd與bmw之oled照明產品的供應將包含尾燈及車內照明部分。此外,lgd也在2017年底揭示旗下新oled品牌luflex,并宣布未來將以luflex銷售其oled照明產品,并以車用作為**優先供貨選項,其次為商用照明與照明制造商,lgd以成為全球**大oled照明品牌為未來目標。
ge
2010年ge開始進行oled項目,ge全球研發中心宣稱在與konica minolta合作開發中,白光oled取得「重大突破」,發光功效達到56lmz/w,使用的是基于溶液的涂層材料,是實現低成本制造oled的重要條件。ge與km計劃在2011年將**oled柔性照明產品投放市場。
oledworks
2015年4月oledworks收購philips旗下oled光源器件業務和相關知識產權,目前正在美國(低容量琥珀色照明)和德國(功能較大的lumiblade面板)生產面板。
konica minolta先鋒合資公司
2017年3月konica minolta和先鋒宣布2家廠商合并其oled業務部門,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成立新的50:50合資廠商konica minolta先鋒oled。先鋒也在2018年ces中展出車用oled照明系統。
翌光科技
翌光科技為2015年5月從維信諾分拆出來專注oled照明的廠商,總公司維信諾**開始是清華大學的oled項目組,后來產業化成立一家oled公司,目前已被昆山國顯控股,是中國oled產業領軍廠商之一,主力為照明,涉及汽車與通用照明。
結論
隨著led在照明領域發展不斷成熟,成本不斷下降,oled早已不具主打價格戰的機會,**突破點就是利用oled是面光源無藍光傷害和可柔性可折迭的優勢走高階設計領域,避開與led正面性價比之戰。
由于目前投資oled顯示的規模不斷增大,而照明對oled的要求相對于顯示要低,未來oled照明起飛的契機,主要仍將體現在運用oled顯示的協同效應、優化的供應鏈、采用通用研發,以及利用部分折舊的oled顯示設備來實現降低oled照明的投資成本。
來源:ledinside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