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造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南的重要使命任務。牢記殷殷囑托,湖南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富有湖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奮力攀登先進制造業高地。記者趙悅彤:制造一輛重卡需要多久?在長沙三一重卡超級工廠,答案是每4分鐘下線一輛。過去走進工廠,說話基本靠吼,裝配全靠人工;但在這里,因為有了機器人新“工友”的幫助,一切都變得不一樣起來。(轉場)這是一個7000噸的沖壓生產線,沖壓好的零部件,agv無人搬運車會自動運送。像這樣的小車,這里有700多臺。(轉場)來到自動焊接平臺,184臺機器人在3d視覺引導的幫助下,僅需153秒,就能完成駕駛室焊接。在三一重卡超級工廠,在智能機器人“工友”的幫助下,這里每年可生產近30萬輛智聯重卡,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重卡超級工廠之一。三一商用車智造公司副總經理黃鐵:作為行業第一座互聯網5g“燈塔工廠”,在建設之初我們并沒有可借鑒的東西,建成之后國內國際的主流廠商,紛紛到我們這里調研,目前國內至少3座“燈塔工廠”采用了我們這樣的模式。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借力智能制造,以長沙基地為基礎,深耕新能源。在企業的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從配料、混料、裝缽、燒結、粉碎到除磁包裝,各個環節都由機器自動完成。有了智能化車間,生產效率提高30%,單位產品制造成本降低32%,產品研制周期縮短22%。
目前,湖南擁有3個萬億級、1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一批新興優勢產業鏈。2023年,湖南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首次超過50%。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等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速向“世界級”挺進。天河超算、輕軌列車、北斗導航、全球最大噸位起重機、“海牛”深海鉆機……一批代表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強度、中國深度的大國重器,展示湖南先進制造業的風采。記者趙悅彤:每分鐘下線1200包,這可能是目前全球最快的魔芋零食產品生產速度。創造這個速度的,是位于瀏陽的鹽津鋪子。作為工信部認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從清洗到包裝,全程都實現了自動化,即使關著燈,也能正常生產。好,現在“天黑請閉眼”。鹽津鋪子的29條智能制造生產線,每天能產出2500萬包小零食。核心工藝區基本實現了無人作業、達到“黑燈工廠”標準,節約了90%的人工。鹽津鋪子常務副總經理楊林廣:我們是智能制造的嘗鮮者,更是智能制造的受益者。通過智能制造,構建了總成本領先優勢。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10月,湖南在深入考量的基礎上,出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指導意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4×4”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4大傳統產業,鞏固延伸4大優勢產業,培育壯大4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4大未來產業,構建富有湖南優勢和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湖南正滾動實施三大標志性工程——培育10個千億級企業,打造“4+6”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建設北斗規模應用引領區。
記者吳方:集齊生產一臺電力機車所需的上萬個零部件,需要多長時間?在湖南株洲,只要一杯咖啡的時間。這并不夸張,以株洲田心小鎮為核心,株洲先進軌道交通產業集群聚集了上下游企業400多家。騎一輛自行車,就能在方圓5公里解決80%以上配套產品。
智軌被稱為“跑在馬路上的火車”,株洲制造的智軌,已在當地和宜賓、哈爾濱等5個城市運營,并奔馳在阿聯酋、馬來西亞。為確保智軌質量,中車株洲所在選擇供應商時,以高鐵標準進行篩選,博雅科技在和智軌合作7年后,就躋身省級“小巨人”企業行列。
株洲博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艾育:通過跟智軌的合作,帶動我們在鋁合金焊接這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我們還把產品用于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這些領域里面。
湖南中車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肖磊:一個智軌帶動鏈上上百家企業的共同發展,以大帶小,上下協同,然后給我們配動配套的企業中,有30多家已經獲得了國家專精特新企業。
在株洲,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已培育5家百億級企業、88家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了igbt、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深海裝備等新興產業,其中風電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
記者吳方:
歡迎來到“衛星超市”,走進長沙天儀研究院,你可以像逛超市一樣,根據你的需求選購衛星。
在這里,一顆衛星從制作到升空,最快只要4個月。
作為湘商回歸企業,天儀研究院在落戶長沙的8年間,已實施18次太空任務,成功將30顆衛星送入太空。為了降低成本,“瀟湘一號03星”里還包括一個網購包郵的45元小相機,“海絲一號”衛星采用可折疊設計,把衛星塞在火箭的一個角落里,成本大幅降低。長沙天儀研究院副總經理李曉明:以前我們國內發射一顆衛星動輒上億元,但現在通過我們的標準化設計,整個衛星的研制成本縮短到了幾千萬甚至幾百萬的量級。
在湖南,空天海洋產業正從天邊來到身邊,環球信士北斗衛星追蹤器,已成功追蹤2萬多只野生動物物種,北云科技的北斗板卡,可精確到厘米級……湖南作為北斗技術創新策源地,集聚了國內北斗產業80%以上的核心技術資源,2023年實現總產值450億元。湖南城市學院教授湖南環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立波:這一款是我們最輕的產品,相當于一個硬幣的1/3的重量。依靠這個北斗定位系統,我們的定位精度基本上能夠做到一米左右。比如說我們跟蹤的東北虎,原來以為它的活動范圍,大概在100平方公里,但是根據我們實際的監測,發現(活動范圍)達到9936平方公里。
為筑牢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湖南突出抓好電力、算力與動力“三大支撐”。全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占比居全國第五、中東部第一;超級算力躍居全國第三,5g基站數量居全國第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智賦萬企”全面提速,2023年上云上平臺企業新增14.6萬家,新建智能制造企業940家。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湖南有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常德、岳陽6地入選。其中,長沙位列全國第6,中西部城市首位。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