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表示要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精髓要義,不折不扣、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敢作善為抓好落實,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南通考察。我在3月5日下午發言時,首先向總書記匯報了南通這幾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喜人成績。”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說,近年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等眾多國家戰略支持下,南通堅定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堅持江海聯動、跨江融合,主動服務上海龍頭并承接輻射,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著支點作用。
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特別是關于“江蘇要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的對接”等重要要求,吳新明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與期望,牢牢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快跨江融合、向海發展,更深層次融入長三角創新鏈產業鏈,更好服務長三角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
突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裁單增海對以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感觸尤深。在去年全國兩會上,單增海當面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他帶領團隊在全地面起重機上取得的技術突破。今年,單增海又帶來好消息:3月6日,徐工集團再次刷新了中國保持的“全球第一吊”世界紀錄,全球最大的4000噸級輪式起重機成功交付。
“作為來自制造業的代表、研發戰線‘老兵’,我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最根本的是要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單增海說,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帶領團隊充分利用工程機械制造的強大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三電”技術攻關和規模應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驅動新型工業化攀高向新,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做示范的徐工新答卷。
“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未來產業是關鍵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告訴記者,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未來產業已經成為決定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的“關鍵變量”,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而未來產業的發展需要科技創新和機制體制創新雙輪驅動。
深耕基礎研究多年,施一公認為,科學技術界要積極為新質生產力構建培育平臺,夯實技術底座,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我們要超前部署有望產出原創性、顛覆性成果的基礎前沿研究格局,積極探索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的新型科技體制機制,為新質生產力的加快形成構建一個培育平臺,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施一公說。
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是現有生產力的躍升,是對傳統粗放型發展路徑的一種超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等,為國有能源企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表示,山東能源集團作為山東省屬重點骨干企業,近年來已建成5個國家級研發創新平臺,成為國內唯一掌握高溫、低溫費托合成技術的企業。
“我們要聚焦打造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李偉說,將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圍繞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領域增加投資,在煤炭產業建設一批安全、高效、智能、綠色“四型礦井”,增加風光氫儲等清潔能源供給,高質量建設渤中海上風電場等新能源項目,提高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